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桢

高桢

金朝大臣。渤海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徙居辽阳(今辽宁辽阳市)。辽太师※高模翰五世孙。少年好学,业进士。辽天庆六年(1116)高永昌在东京(今辽宁辽阳市)起兵反辽时,隶永昌军。及金将斡鲁统兵来讨,进拔沈州(治今沈阳市),永昌惧,遣使请降,表示愿去帝号,向金称藩。时桢母在沈州,乃自东京逃至沈州降斡鲁,并告永昌非真降,实为缓兵之计。斡鲁听其言即进军东京,五月擒永昌,尽取东京州县。金以桢为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天会六年(1128),迁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太子太傅。在职8年,政令清肃,吏畏民安。金熙宗(1135—1149年在位)时,历任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会宁牧、兼同知留守、同知燕京留守,又先加太子太师,继封戴国公。后随魏王道济至中京,为同判,改行台平章政事,为西京留守,封任国公。改中京留守,以平定别术功,封河内郡王。执法严峻,权贵惧之。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继拜司空,进封代王。正隆时(1156—1161)封冀国公。

猜你喜欢

  • 古代对江淮流域以南地区诸民族的泛称。亦称蛮夷、南蛮。常冠以地理名称专指某一地区的若干族,并随不同历史时期地理名称的演变而改其族称,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荆蛮,秦时称※黔中蛮,汉代称※武陵蛮、※五溪蛮、※

  • 上元

    唐代南诏孝桓王异牟寻年号。约784—796年,凡13年。在此期间,异牟寻弃蕃归唐,订“点苍山之盟”。

  • 安昭舞

    土族传统民间舞蹈。土族语称“干佼日”,意为“弯曲”或“转圈”。为一种以歌的旋律节奏为指导的集体舞。流行于青海互助等地。因歌词以“安昭索罗罗”、“安昭一昭应昭呀”等为衬句,故名。节日喜庆时在庭院或打麦场

  • 策凌蒙克

    见“车凌蒙克”(280页)。

  • 怡良

    ?—1867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瓜尔佳氏。道光十八年(1838),由按察使、布政使擢广东巡抚。支持林则徐的禁烟与抗英布防建议。任内查缉鸦片,奋勉奉办,卓有成效。二十年(1840),拒绝钦差大臣琦善

  • 革屯运动

    苗族、土家族反屯田斗争。首发于湘西永绥(治今花垣),后延及乾城(治今吉首)。1935年连年遭灾,屯租无出,军阀陈渠珍又派督征人员和屯务军催征当年冬粮和第二年租谷。群众被迫奋起抗租。永绥屯务军指挥宋濂泉

  • 赶乌墩

    见“乌墩”(331页)。

  • 耶律觌烈

    880—935契丹开国初期将领。字兀里珍,又作污里轸。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族弟,夷离堇※耶律偶思子。太祖元年(907)阿保机称帝时,以兄曷鲁统率侍卫亲军故,入侍帷幄,不时参与政事。神册三年(91

  • 乃牙

    见“纳牙阿”(1267页)。

  • 王呼图克图一世

    见“曲吉札巴班觉”(7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