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南丝道

西南丝道

古“蜀身毒道”,又称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由※灵关道、※五尺道、※永昌道组成。从四川至云南大理、保山、腾冲,经德宏地区的梁河、盈江,出缅北的孟拱至印度东北的英帕尔,过孟加拉,溯恒河出印度西北,经巴基斯坦,至与伊朗接壤的坦义始罗,再向西行,即与中国的北方丝绸之路相衔接,通向西亚和欧洲。国内发现这条“蜀身毒道”的是公元前2世纪出使大夏(今阿富汗)的张骞,在那里看到四川出产的“邛竹杖”和“蜀布”,皆是由四川运到身毒(印度),再转运到大夏的。张骞回国后建议汉武帝遣使勘察和开发这条路线,但使者至云南金沙江边时,为“昆明”族部落所阻。近年学者考证,这条古道,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即已存在。据印度《政事论》等史籍记载,其时四川的丝绸已在印度大量销售,并转销到其他地区。又据考古发现,在滇池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中出土的许多西亚文物,应是由此古道运来的。1938年,在腾冲城西宝峰山下核桃园发现的大量五铢钱,很可能是赴缅、印贸易的蜀商遗留之物。可见张骞出使之前这条古道即已存在。唐代以后,更加兴旺发达,贸易更加频繁,佛教文化经此传入。它的形成密切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关系,对发展西南边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 曳落河

    见“拽剌”(1620页)。

  • 库伦条约

    见“俄蒙协约”(1685页)。

  • 打花龙

    仡佬族民间体育娱乐活动。因在固定的花龙坡上举行,故称。用细竹篾编成类似乒乓球大小(或略大)的球,内装碎石、铜钱等,使其相撞成声。比赛时,男女数十人聚集在花龙坡上,两人一组(或众人分成两队),于平地上划

  • 仑头

    见“轮台”(1377页)。

  • 把林台吉

    ?—1578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称野邓台吉。因领有土默特所属把林部,故习称把林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五子。驻牧于大同阳和(今山西阳高县)塞北五百里处的歹颜那失机。隆庆五年(1571),受

  • 鄂尔多斯青铜饰碑

    即“匈奴青铜饰牌”(857页)。

  • 质河

    见“药杀水”(1603页)。

  • 审密

    见“二审密”(6页)。

  • 沙尔布

    ?—1659清初将领。蒙古察哈尔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崇德二年(1637),率百余壮丁投清,授牛录额真,编入蒙古镶白旗。寻擢一等侍卫。至顺治元年(1652),累升本旗固山额真,授世职云骑尉。十年,与宁南

  • 丹巴次仁

    1678—1738清代德格第四十二世土司兼德格寺主。旺钦衮波次子。曾征服石渠、江西、白玉及竹庆等地一些部落,势盛。清雍正四年(1726),为清松潘镇总兵招抚,授德格安抚使职,赐金印。十年(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