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蒲鲜万奴

蒲鲜万奴

?—1233

东夏国创始人。别名秃珠大石。女真族。蒲鲜氏。原为金尚厩司使。泰和六年(1206),以副都统从攻南宋,败宋军于溱水,断真阳路,以功晋爵一级。贞祐元年(1213),宣宗即位,擢咸平招讨使。次年,为辽东宣抚使,奉命领兵40万讨叛金自立的契丹将耶律留哥,兵败归仁县北细河,逃回东京(今辽宁辽阳市)。惧追究,遂乘宣宗由燕京(今北京)迁汴京(今开封)之机,忌杀东北路招讨使完颜铁哥,于三年(一说二年,一说系于三年十月),叛金自立,称天王,国号大真(后称东夏、东真),建元天泰,据咸平、东京、沈、澄等州。女真猛安谋克户多从之。率兵攻婆速府路(治今辽宁浦石河口),为金同知婆速路兵马都总管纥石烈桓端军所败。继攻掠上京城(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杀金同知上京留守事温迪罕老儿。后又率部攻宜风、汤池,被纥石烈桓端击溃。四年十月,蒙古木华黎军攻陷锦州后,势蹙,降蒙古,以子帖哥入质。蒙古军退后,复叛蒙自立,杀辽东行省右丞耶律捏儿哥,自称“东夏国王”,率兵栖于海岛。翌年,破金兵于大夫营,转入女真故地。改金上京为开元,都南京(今延吉市城子山城)。兴定二年(1218),派元帅胡土领兵2万配合蒙古、高丽军镇压契丹农牧民起义。其疆域,以南京为中心,东至海,北至五国头城(今黑龙江依兰),西北至金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西南至黄龙府(治今吉林农安),南至旧铁岭。国内有南京、开元、率宾三路,设置厥相、元帅、引进使等,职官均与金同。天泰十九年(金天兴二年,1233),蒙古军破南京,被执杀。一说未死,后脱归,于乃马真后四年(1245)为蒙古贵由、兀良合台军所败。

猜你喜欢

  • 瑟瑟仪

    契丹族祭祀仪式。“瑟瑟”为契丹语。此为祈雨射柳之仪。相传于开国前遥辇氏苏可汗时制定。遇天旱,择吉日行之。预先置百柱天棚,及期,皇帝致奠于先帝御容,继行射柳,皇帝二射,臣将依次各一射。不中者以冠服作抵押

  • 桑里城

    参见“桑日”(1963页)。

  • 马振

    清代书画家。字冈千,号云鹤。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人。回族。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曾为湖广总督毕沅幕宾。工书画,善画白描人物、精妙传神。亦擅山水与花卉。临摹宋元诸家之作,无不酷肖。人谓其

  • 千卜录千户部

    藏族部落名。亦称尼隆大部落。青海“环海八族”之一。在青海湖南岸共和县境内。南抵青海南山,东达日月山与湟源县相连,西越橡皮山与乌兰县相接,西北接刚察县及天峻县,东南接贵德县。气候湿润,水草丰茂,宜于畜牧

  • 大拱北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寺址在甘肃省临夏市西北。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在大拱北门宦教派的创始人祁静一(1656—1719)的墓园基础上,逐步扩大建成。民国初曾遭兵燹,古物古画被毁,后逐渐恢复。

  • 征贰

    东汉骆越反汉女首领。参见“征侧”(1466页)。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德勒格尔河东岸,东至巴彦吉鲁克接乌梁海游牧界,西至德勒格尔河接本部右翼右末旗界,南至巴噶鄂都斯接赛音诺颜部中末旗界,北至鄂木图接俄斯边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

  • 太不花

    ?—1358元朝大臣。又译泰不花。弘吉剌氏。历任云南行省右丞、通政使、上都留守、辽阳行省平章。顺帝至正八年(1348),由丞相太平举荐,任中书平章政事。次年,太平罢相后,依附脱脱,相谋欲加害太平。十二

  • 俺答谢表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等致明穆宗的表文。亦称《北狄顺义王俺答谢表》。隆庆四年(1570),※俺答汗孙※把汉那吉投明,促成双方议和,结束了明蒙之间200余年的战争状态。翌年,明廷同意俺答封王、通贡、

  • 撒里葛部

    契丹部族名。原名※奚族三营(氏族)之一,契丹开国前后被攻降,成为契丹著帐(皇族宫帐)奴隶,设夷离堇(军事首领)管辖。辽圣宗时(982—1031)释免奴隶,置为部,为圣宗34部之一。部民取得平民地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