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药杀水

药杀水

西域古河名。见《隋书·西域传》,流经石国(今中亚塔什干)。《新唐书·西域传》:流入中国称真珠河,亦曰质河。又云: “��捍(今费尔干纳)东临叶叶水。《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叶叶河。《大唐西域记》作叶河。这些河名都指今中亚锡尔河。“药杀”:或云译自古希腊语;或云译自中世纪波斯语,意为“珍珠”,真珠河(今锡尔河上游纳伦河)即其意译。“叶叶”是突厥语“川流”之意。阿拉伯人称此河为细浑河,质河是其音译;又称此河为沙胥河,沙胥即拓支或察赤(今塔什干),是河因城而名。后来,《长春真人西游记》作霍阐没辇,《常德西使记》和《元史·郭宝玉传》作忽章河,《明史·西域传》作火站河,也是以城名忽毡(火占)为河名。其时阿拉伯人称此河为那哈忽毡,“那哈”之意为“河”。忽毡原名苦程特(音),在今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境内,锡尔河中游南岸,苏联十月革命后改名列宁纳巴德。

猜你喜欢

  • 房融

    ?—705唐朝大臣。河南人。一说为鲜卑房氏(屋引氏),一说其先世房乾本出清河房氏,晋初使鲜卑,留而不遣,后裔随北魏南迁。武则天掌政时,历怀州长史等职。长安四年(704)十月,任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

  • 白箓敕帖

    见“评皇券牒”(1170页)。

  • 通司舍人

    吐蕃官名。藏文写作“lo tsaba”,有两种含义:在佛教界指专译佛经的“译师”;在官场指专管翻译或译写往来文函之职,或称作“译人”、“通事”。后世又称之为“舌人”(担任口译工作者)。

  • 五部高车

    河西敕勒之部落。北魏神��三年(430),太武帝拓跋焘采纳刘洁等建议,将准备重返漠北的部分漠南敕勒(高车)三万余落迁往河西(河套以西),称为河西敕勒。此五部高车当指河西敕勒

  • 阿把合

    见“阿巴海”(1201页)。

  • 牙剌洼赤

    见“牙老瓦赤”(286页)。

  • 鄚州

    渤海王国置。为鄚颉府依郭州。仅知领粤喜、万安2县。州治故址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境,但亦有他说:或说在该省五常县,一说在今辽宁昌图县西北八面城,旧有笼统指在辽宁开原县东北或吉林省柳河县西。辽灭渤海后州县皆

  • 南郡

    古郡名。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置。治所在郢(今湖北江陵东北),后移江陵(今湖北江陵)。西汉高帝元年(前206),改为临江郡。五年,复旧。王莽时称南顺,属荆州。辖县18。包括今湖北襄樊市以南,汉水

  • 彭宏澍

    即“彭宏澎”(2178页)。

  • 扯手带

    骑马使用的一种带子。用丝线或棉线织成,长1丈至2丈,宽1寸5分,双层。射箭时作为腰带围系在长袍外面的腰间,骑马或乘车时用作缰绳,则称之为“马扯手”。清代以带的颜色区分等级,皇帝使用明黄色,亲王、郡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