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曷鲁

耶律曷鲁

872—918

契丹开国勋臣。字控温,一字洪隐。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族弟。自幼与阿保机同嬉,稍长,相易裘马,交情日厚。从政后,事阿保机尤谨、佩刀近侍,成心腹谋士,军国事非其参议不决。阿保机称帝前,曾任挞马狘沙里(侍卫亲军首领),领数骑前往招服小黄室韦。后随阿保机伐越兀与乌古部,连立战功。唐天复元年(901),因阿保机数讨奚部不下,奉命前往招降,以“契丹与奚言语相通,实一国”(《辽史》卷73),规劝奚首领术里归附。四年(904),讨黑车子室韦,在桃山(一说在今河北万全西北)大败唐幽州刘仁恭援军,迫室韦降附。次年,随阿保机赴云州(今山西大同)会晋王李克用,被克用惊赞为“伟男子”。天祐三年(906)底,痕德堇可汗卒,见时机成熟,力保阿保机称帝。次年,即翊戴阿保机“燔柴告天”,登皇帝位,开创了契丹民族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契丹开国后,他受任总宿卫,统侍卫亲军。建国初,族内争权斗争激烈,太祖五年(911)爆发以阿保机大弟剌葛为首的“诸弟之乱”,这是契丹开国首次重大政治事件,四年中三次谋反,酿成恶战,阿保机称帝所建明王楼被烧,祖先神帐被夺,叛军其势颇甚。他在战中力襄阿保机征讨。八年(914),乱平,以功擢迭刺部夷离堇(军事首领)。叛乱导致饥馑,“士卒煮马驹、采野菜以为食,孳畜道毙者十七八,物价十倍,”“民间昔有万马,今皆徒步。”(《辽史》卷1)乱平后助阿保机恢复生产,史载其“抚辑有方,畜牧益滋,民用富庶。”(同上,卷73)神册元年(916),拜“阿鲁敦(契丹语,意“盛名”)于越”,在诸开国勋臣中,被阿保机称之为“心”。继为先锋从伐西南诸族。二年,在可汗州(今河北怀来东)败唐节度使周德威,进围幽州(今北京)。三年七月,病卒。阿保机亲赐葬地,名“于越峪”,诏立石纪功。至辽道宗朝,清宁年间,立祠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大康年间,耶律孟简上书修史,首撰其事迹以进。

猜你喜欢

  • 腹心部

    契丹开国时皇帝所拥核心军事力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置。为※皮室军的前身。《辽史·耶律曷鲁传》称:建军初期,“时制度未讲,国用未充,扈从未行;而诸弟剌葛等往往觊非望。太祖宫行营始置腹心部,选诸部豪健二千

  • 浑脱

    蒙古语音译,亦作浑脱木,意为“皮袋”,元代汉文文献又译作革囊壳壳。古代蒙古人用具之一,以牛皮制作。其主要用途是:一,作为渡船,《维西见闻记》:“革囊,不去毛而趸剥羖皮,扎三足,一足嘘气其中,令饱胀,扎

  • 毗伽可汗碑

    突厥文碑铭。又作苾伽可汗碑。1889年俄国雅德林采夫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流域和硕柴达木湖畔发现。今碑仍存原地。碑身以大理石制成,上刻突厥文和汉文两种碑文。碑石已断为4块。其形制与※阙特勤碑完全相同。碑建

  • 马祖常

    1279—1338元朝大臣,文士。字伯庸。居光州(治今河南潢川)。先世为汪古部人。礼部尚书※马月合乃曾孙,漳州路总管府同知马润之子。7岁知学,及长,益笃学。师蜀儒张䇓,备受器重。仁宗延祐

  • 越河

    古水名。所指众说纷纭:今或认为是诺敏河,有说为诺敏河与嫩江合流处以北之嫩江,一说是今洮儿河,或说是洮儿河北源尔果河;旧有说为今嫩江之别称,一说是嫩江上游支流甘河,或说是其下游支流绰尔河;日本学者有说为

  • 卫藏图识

    书名。清代西藏地理志书。马揭、盛绳祖著。乾隆五十七年(1792)成书。4卷。其中有图考2卷、识略2卷。原系刻本,后有抄补本,内有“番民图”,随行记程,详载卫藏山川及风土民情。书末所附“蛮语”为学藏语的

  • 东大庙

    见“荟福寺”(1599页)。

  • 根敦

    ①(?—1742)清朝将领。蒙古族。土默特部人。阿弼达长子。初授副都统。康熙五十九年(1720),授参赞大臣。随振武将军傅尔丹由阿尔泰征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擒宰桑贝坤。雍正元年(1723),袭都统。

  • 于厥

    见“乌古部”(332页)。

  • 智藏

    见“阇那崛多”(2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