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窝会议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会议,地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区红石窝故名。1936年10月,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右倾分裂主义者擅自命令红四方面军组成西路军渡过黄河西征,红军进入河西走廊后,同马家军阀浴血奋战,从梨园口进入祁连山裕固族地区,于1937年3月13日在红石窝召开会议,决定以后行止,并取得同党中央的联系,在裕固族人民的支援下,红军沿祁连山突围西进,到达新疆边境同党中央派遣的代表会合,后抵达延安。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会议,地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区红石窝故名。1936年10月,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右倾分裂主义者擅自命令红四方面军组成西路军渡过黄河西征,红军进入河西走廊后,同马家军阀浴血奋战,从梨园口进入祁连山裕固族地区,于1937年3月13日在红石窝召开会议,决定以后行止,并取得同党中央的联系,在裕固族人民的支援下,红军沿祁连山突围西进,到达新疆边境同党中央派遣的代表会合,后抵达延安。
土司名。元置。唐代宋景阳以功授土官,子孙世有其地。宋代宋永高攻克麦新城,改名新添。嘉泰元年(1201),置军,又称葛蛮军,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安抚司。领州县和长官司130
1739—1804清代青海佑宁寺活佛,即王呼图克图二世。土族。生于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拉东村。乾隆三年(1737),王呼图克图一世曲吉扎巴班觉圆寂后,被认定为其转世灵童,迎入佑宁寺,在显宗札仓学
①古族名。来源于古※貊族。《后汉书》等有传。有东(亦称“南”)沃沮、北沃沮之分(一说东沃沮即沃沮,包括南、北沃沮)。旧据《辽史》多认为在今辽宁海城县一带;今一般据《后汉书》等称,其“在
见“库页岛”(1109页)。
?—87东汉时北匈奴单于。继※蒲奴单于后立为北匈奴单于。其立年,因史书失载不详。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鲜卑入左地击北匈奴,大破其军,被斩。是时,北匈奴大乱,屈兰、储卑、胡都须等58部,口20万,
1303—1323元朝第五代皇帝。蒙古孛儿只斤氏。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长子。蒙古语尊称格坚皇帝。幼从汉儒读经史,通汉族封建文化。仁宗延祐三年(1316),立为皇太子,兼中书令、枢密使,参决国政。七年,
?—547西魏将领。字惠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其先世与鲜卑拓跋氏俱起漠北,以部落名为氏,成为内入诸姓之一。冀州刺史树利周子。初随尔朱荣征伐,以战功拜中坚将军。后以别将从贺拔岳西征,解岐州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天祝县城土鲁坪与普贯山间之水磨沟内。因位于连城妙因寺以东,故名。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喜饶尼玛初建,后渐兴盛,达隆活佛罗桑尼玛曾任此寺法台。初,先后为萨迦派和噶举派寺院。清乾
亦作侬全福。北宋广源州壮族首领。广南西路广源州侬峒人。史称广源州蛮(壮族先民)。傥犹州知州,其弟存禄知万涯州,妻弟侬当道知武勒州。宝元(1038—1040)初年,杀存禄及当道,并其地,建立长其国,自尊
573—608隋朝少数民族地方官员。岭南宁越郡钦州僚人(壮族先民)。隋朝钦州刺史※宁猛力次子。开皇十四年(594),入朝,授大都督。仁寿二年(602),加赐仪同三司。卒于任上,葬钦州石狗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