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可存
字嗣长。宋代边将。党项族。折克行子。既冠入仕,为右班殿直,俄迁左侍禁,又改忠训郎,充经略司准备差使。以计擒夏将女崖之功,迁秉义郎,閤门祗侯,升任第四副将。宣和初年(1119),以伐夏功升閤门宣赞舍人。率军讨方腊,迁武节大夫;又讨宋江,迁武功大夫。为援雁门,驻兵崞县。金人攻下崞县,被质于应州。靖康元年(1126),自应州逃到中山府北寨而卒。
字嗣长。宋代边将。党项族。折克行子。既冠入仕,为右班殿直,俄迁左侍禁,又改忠训郎,充经略司准备差使。以计擒夏将女崖之功,迁秉义郎,閤门祗侯,升任第四副将。宣和初年(1119),以伐夏功升閤门宣赞舍人。率军讨方腊,迁武节大夫;又讨宋江,迁武功大夫。为援雁门,驻兵崞县。金人攻下崞县,被质于应州。靖康元年(1126),自应州逃到中山府北寨而卒。
元世祖朝蒙古牧民起义首领。蒙古族。至元二十七年(1290)秋,因不堪忍受蒙古封建领主的剥削和奴役,联合布四麻、兀者台、出春伯驸马、朵罗台、兀儿答儿、塔里雅赤等,率蒙古牧民发动起义,与官府抗争,与诸领主
清末伊斯兰教著名经师。字守谦。河北宛平(今北京)人。先世西域人。相传为先贤斡噶斯之后,族姓繁衍,徙及内地。回族。因“斡”、“王”音近,以“王”为姓。居北京牛街“王老师傅胡同”。自明代起,族中历有人主牛
即“段功”(1692页)。
唐时龟兹王。王族白姓。白诃黎布失毕之子。显庆三年(658),唐朝平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乱,擒龟兹国宿将羯猎颠后,扶立其为龟兹王,授右骁卫大将军、龟兹都督府都督。同年,唐朝迁安西都护府於龟兹。上元(674
见“窝集部”(2297页)。
?—1872清代云南李文学起义军将领。元江直隶州新平县(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原为傣族头人。咸丰九年(1859),率傣族武装千余人于戛色(今新平水塘村)附近袭击起义军,是年被义军俘获,加入义军
建州女真诸部之一。位于苏子河下游及苏子河与浑河会合点附近。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南杂木,清源满族自治县西南,抚顺营盘东北一带,约西邻浑河部,东南有苏克苏护河部,西南为苏子河下游地区及五岭一带。属城及寨
?—394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字叔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慕容廆侄孙,慕容运孙。自前燕建熙十一年(370)慕容暐为前秦苻坚并灭后,迁徙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因家贫,常与妻卖
见“慕璝”(2434页)。
元代土司名。隶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元初置。司治汶州县(今四川汶川县)。佚正三品。设达鲁花赤、安抚使、同知、佥事、经历、知事、照磨、镇抚各1员。辖威州保宁县、茂州汶山县、汶川县,以及静州茶上必里溪安乡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