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玛·却英多吉

噶玛·却英多吉

1604—1674

明末清初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十世活佛。藏族。生于青海古洛地方。万历三十八年(1610),被迎入粗朴寺。次年,举行戴冠典礼,随巴卧祖拉嘉措学经。曾应邀访问拉萨,主持修建噶举派大师像。三十九年(1611)及四十六至四十七年(1618—1619),两次遣使向明帝朝贡。四十二年(1614)及天启元年(1621),两次到蒙古地区传教,万历四十六年※藏巴汗·彭措南杰建立控制西藏地方政权后,曾表示承认该政权。崇祯十五年(1642),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进兵西藏消灭藏巴汗,格鲁派(黄教)得势,遂感处境困难。清顺治元年(1644)前后,因噶尔巴反固始汗,涉嫌参预其事,乃避居不丹,后逃至云南隐居丽江木土司家(纳西族),十年(1653),顺治帝派人召其至京,因故未能应召,曾向顺治帝上表文。十六年(1659),派使者朝贡,十七年,顺治帝赐予印纹。康熙二年(1663),由丽江返藏回粗朴寺,曾亲至拉萨向五世达赖谋求和解。十三年(1674),于粗朴寺圆寂。

猜你喜欢

  • 噶玛兰

    高山族语音译。台湾地名。亦作哈仔难、甲子兰、蛤仔兰等。位于台湾东北部,今称宜兰。为“三十六社土番之地”。清统一台湾后,大陆移民多次欲深入此地开垦,都因遭当地高山族人的反对而入垦未成。嘉庆(1796—1

  • 雁门萨氏家谱

    回族族谱名。始撰于明隆庆元年(1567),清代多次修撰。1935年萨嘉曦、萨镇冰又续修。8卷。卷首1卷,载历代修谱旧序及戒谕、条例、例言与新修序文、题词、引用书目等。卷1,为恩纶录,载历世有关诰敕及褒

  • 库玛尔路协领公署

    见“库玛尔路”(1112页)。

  • 孟获

    三国时蜀汉西南部大姓首领。建宁郡(以今曲靖为中心的云南省东部地区)人。祖先系汉族移民,因世居南中,深受当地少数民族影响,“为夷汉所服”。后主建兴元年(223),乘昭烈帝新亡,刘禅初立,随雍闿起兵反蜀,

  • 按只䚟

    见“野里知吉带”(2046页)。

  • 阿木伦·木汉默德

    ?—1653※叶尔羌汗国宗室。东部统治者※阿都刺因汗次子。其父死后,于1634—1635年为吐鲁番总督。1646年,遣使向清朝进贡,顺治帝特敕谕奖励。反对其弟※巴拜汗侵扰甘肃,主张同清朝友好相处。

  • 归德千户所

    明代西北卫所名。其地元时为贵德州,属吐蕃宣慰司。入明后,于洪武八年(1375)正月改置归德守御千户所。治所在今青海贵德。是年五月,其地吐蕃诸部往河州(今甘肃临夏)市马,与明通互市。永乐九年(1411)

  • 李文明

    ?—1800清代云南拉祜族抗清首领。云南双江人。拉祜族。嘉庆四年(1799)九月,因不堪勐勐(或作猛猛,即双江)傣族土巡检罕朝鼎的残酷压迫剥削,聚众起义,迅速攻占勐勐,迫罕朝鼎逃奔缅宁城。双江佤族和澜

  • 张元

    ?—1044西夏大臣,名源。本宋朝华州华阴人。有才气,累举不第而投西夏李元昊为谋士。官大太师、中书令。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四月,升国相。为李元昊献策,联结契丹,夹击宋朝。曾随李元昊参加宋夏好

  • 觉罗长龄

    ?—1811清朝大臣。字牧庵。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授刑部主事。历福建兴泉永道、江苏布政使。五十一年(1786),授刑部侍郎。次年,授山东巡抚,率所属浚河道,修41州县城工,受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