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哥巴文

哥巴文

我国纳西族曾使用过的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是纳西语“弟子”、“徒弟”的意思。因为哥巴文创制于东巴文之后,又有不少字来源于东巴文的简化形式,所以改名“哥巴”,表示以东巴文为师的意思。有的学者认为哥巴文早于东巴文,也有人认为东巴文中的图画文字产生最早,其次是哥巴文、东巴文中一字一音的象形文字出现最晚,它是在哥巴文的影响下产生的。从几种类型文字所写的经书种类和册数看,图画文字经书最多,哥巴文经书很少,一字一音的象形文字经书更少。哥巴文主要使用于云南省丽江一带和维西的部分地区,笔画简单,一个字表示一个音节。但标音不标调,必须依赖上下文才能读出正确的字音,确定其意义。纳西语约有300多个音节,而哥巴文由于重文别体很多,其数目则比纳西语的音节多得多。再者哥巴字体不大固定,因地、因人而异,形成一音数字,有的同字异义,只好由读者自己去揣摸确切含义。关于哥巴文字型结构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类:(1)选用笔画简单的东巴象形字;(2)取东巴象形字加以变化或简化;(3)采用笔画简单的汉字,或取其形,或取其音、形,或取其形、义;(4)用表意的方法造字。哥巴文自左向右横写,流传不广,文献不多,影响远不如东巴文。

猜你喜欢

  • 肖福禄

    1754—1839清朝将领。字寿山。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回族。20岁从军。乾隆四十六年(1781),从阿桂镇压苏四十三起义。继又随福康安征西藏。在东南沿海及江浙两省督师近40年。历任都司、游击、参

  • 赤山

    汉代乌桓人所敬仰的圣山。据《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位于辽东西北数千里处。一说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其俗:人死,称死者神灵归赤山,如汉人言死者魂神归泰山。

  • 和尚

    ①元朝大臣。玉耳别里伯牙吾氏。忽都思子。初袭父职任百户。宪宗九年(1259),随忽必烈攻鄂州(今武昌)。世祖中统三年(1262),随军讨李璮,以功升阿剌罕万户府经历。至元五年(1268),随都元帅阿术

  • 宋代集市名。宋朝边民与党项羌人进行交易的集市之一。宋咸平五年(1002),党项首领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分别置于灵、夏二州党项族聚居的赤沙川(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西北)、橐驼口(今陕西神木县西北)。

  • 北凉太祖

    见“沮渠蒙逊”(1513页)。

  • 颉的部

    ①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唐古(※党项)族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时圣宗释免奴隶,置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

  • 岭表录异

    又名《岭表录异记》、《岭南录异》、《岭表记》等。志书名。唐人刘恂撰。作者于昭宗朝曾任广州司马,后居南海。原书已佚,《太平寰宇记》、《太平御览》等诸书均有征引,以《永乐大典》辑录稍全,后清学者从中录出,

  • 羊栖

    宋代溪峒地区仡佬族的一种住屋。又作羊楼。俗以住屋不着地可以禁鬼,全部构筑皆离地数尺,以巨木排比支撑,用杉叶覆顶,因似羊栅,故名。

  • 摆手祭典

    土家族祭祖典礼。土家语称“舍巴”。盛行于酉水流域土家族地区。每逢过※“赶年”,于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举行。一般设在摆手堂、土王庙或三抚宫等场地,供族人活动。先举行敬奉仪式,由巫师(土家语称“梯玛”)主

  • 博克多格根

    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18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