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却吉尼玛

却吉尼玛

1883—1937

即九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西藏达布准巴(今隆子县境)。被扎什伦布寺寻访为八世班禅转世灵童,经光绪帝批准,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正月十四日在布达拉宫(一说在大昭寺释迦佛前)举行金瓶掣签,认定为九世班禅,由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为其剃度,赐名“土丹却吉尼玛”。十八年(1892),迎至扎什伦布寺坐床,从第穆呼图克图受沙弥戒,升大宝法座。二十八年(1902),从十三世达赖授比丘戒。三十年(1904),英军入侵拉萨,达赖避走蒙古,他兼管前藏政教。三十一年,被英太子乔治胁迫赴印度。以“不丧国权,慈悲为怀”为宗旨,在印度讲经。坚决抵制英国殖民者反清“自治”的引诱,于次年返藏。请容尊丹增旺加传授密谛法要及大威德金刚灌顶,应阿理讷及僧众之请,两次传授时轮金刚大灌顶,建强巴(即弥勒佛)大金佛像。精通显密,广施恩育,扩充坛城,功德殊胜。因与达赖不睦,于1923年借沐浴之机由藏北草原出走,经甘、凉二州抵北平,向曹锟报告西藏政局及整饬边防意见。候命期间遍游山东、南京、上海、杭州、甘肃、青海、东北、内蒙等地,参拜名胜大德,弘扬佛教。1929年,设班禅驻南京办事处,继在平、川、康、晋、绥、青等地设办事处。1931年,应邀参加国民会议,被授予“护国宣化广慧大师”名号。1932年,任西陲宣化使。1934年,参加民国政府主持的哀掉十三世达赖圆寂的活动,同年任国民政府委员。1935年,至甘肃拉卜楞寺,广宣佛谛。应西藏公众之请准欲返藏,受到英国政府及西藏地方政府阻挠,未果,暂住玉树。1937年12月,圆寂于青海玉树结古寺甲拉颇章,灵骨迎至扎什伦布。在内地15年,呼吁和平统一,拥护反帝抗日,先后举行9次时轮金刚法会,影响很大。

猜你喜欢

  • 兀计温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温托珲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温托珲河卫,并说清代齐齐哈尔西南130里有温托珲鄂谟,又有温托珲站。

  • 辽陵石刻集录

    书名。伪满奉天图书馆编纂。凡6卷。1934年刊行。辑录当时已出土的全部契丹小字资料,并反映当时对契丹小字研究的水平。卷一为金毓黻写的绪言,卷二是影印的辽庆陵出土的汉字和契丹小字的皇帝与皇后的哀册以及其

  • 春秋时白狄的一支。亦作肥氏。春秋初与白狄诸部居牧于河西陕北高原及晋西北。西南邻秦国,东南为晋国。白狄东迁时,肥氏入居今山西太原以东,建都昔阳(一说在今山西昔阳县境),奉鲜虞为盟主。周景王十五年(前53

  • 克孟牯羊苗

    见“康佐苗”(2101页)。

  • 麦匝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南境。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入朝礼仪时,将其列为全国可按定例朝贡的30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与松潘地

  • 拜巴噶斯

    ?—1640明末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博尔济吉特氏。卫拉特汗博贝密尔咱孙,哈尼诺颜洪果尔之子。初游牧于额敏河与伊犁河沿岸,后逐渐迁至乌鲁木齐地区。16世纪末17世纪前期,为卫拉特“楚固拉干”(会盟)

  • 元世祖平云南碑

    元代古碑。在云南大理城西约1公里的苍山中和峰下。元大德八年(1304),平章政事也速答儿建言所立。碑面由上下两截黑色青石相接而成,竖于石龟(实为赑屃)背上,高4.44米,宽1.65米,额题篆书《世祖皇

  • 七七政变

    新疆官僚樊耀南等为推翻军阀杨增新统治而发动的政治事变。1928年,新疆军务厅长樊耀南等人,因不满杨增新的愚民政策和独裁统治,于是年7月7日,乘杨增新参加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典礼之机,在宴会上将其刺死。

  • 德昂语音译,又称斯美、木宗,意为“佛爷”。德昂族中的专职僧人。主职为死者念经超度,率新入寺的小和尚膜拜偶像,传授教规、戒律,学习佛经。会卜卦,须遵守八大戒律,即戒奸淫、打骂、欺骗、伤害、喝酒、偷窃、杀

  • 慕容钟

    十六国时期西燕、南燕大臣。字道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南燕国君慕容德从弟。智勇有谋。初事西燕,拜车骑将军。中兴八年(393),奉命率军5万屯守潞川,备御后燕。次年,降后燕。后归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