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穆皇帝
见“拓跋猗卢”(1361页)。
见“拓跋猗卢”(1361页)。
①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成吉思汗二年(1207),为术赤招降。 ②(1212—1239)蒙古国将领。又名查剌温,或译查老温。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孙,※孛鲁
清代蒙古僧俗封建领主领有的世俗属民和喇嘛徒众的统称。蒙古语称“沙比那尔”,又作“沙比那尔”。清代,随着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发展,寺庙和上层喇嘛占有一定数量的属民,为寺庙和上层喇嘛放牲畜,做杂役,交纳贡赋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一作执舍地。居碎叶川(今楚河)东,约在今新疆博尔县西博尔塔拉河流域。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遁,据其地,设啜统辖,称摄舍提暾啜。显庆二年(657),唐平定阿史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合速嘉。该姓人员本居东北地区。金亡北宋后,有的迁居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县)。
亦作“空五租”。清代汉人租种台湾部分高山族土地所交地租。清道光年间(1821—1850),水沙连六社高山族拥地甚广,招募汉人前来拓垦闲旷空地,田开成后,纳其所获5%,故称。
清代新疆河名。中亚锡尔河上游。唐代称真珠河。清《西域水道记》云:纳林河西流,有喀喇河自北来汇后,凡西南流四五十里,折而西北流四百余里,始出中国境外。原为中国新疆河流,后被沙俄并吞。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
辽代中朝大臣、学者。字特末隐。契丹族。楮特部人。史载其性和易,笃学、好礼法。圣宗朝入仕,太平年间,领牌印、直宿,累迁北院枢密副使。善写奏章,每奏皆详明,屡受赞赏。及兴宗即位,受命与林牙耶律庶成修《律令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国阿辇斡鲁朵”(“国阿辇”意为“收国”,“斡鲁朵”意为“宫”)。为辽太宗※耶律德光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
金大臣。本名忽鲁。女真族。完颜氏。※阿骨打孙,左副元帅※完颜宗望子。以宗室子累迁特进。初为翰林学士。熙宗皇统九年(1149),拜御史大夫。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任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历官工部
藏传佛教寺庙。位于新疆惠远城(今-新疆伊宁市西北)郊。乾隆三十二年(1767)自绥定城(今霍城县治)移建。前身名兴教寺。有大殿3间,天王殿3间,钟鼓楼2间,僧房40间,经库1间。藏甘珠尔经107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