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稹

元稹

779—831

中唐诗人、大臣。字微之。鲜卑元氏,河南洛阳人。隋朝兵部尚书※元岩六世孙,唐舒王府长史元宽之子。幼孤贫,母郑氏亲授书传,9岁即工属文。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补较书郎。宪宗元和元年(806),举制科,对策第一,拜左拾遗(一说右拾遗)。迁监察御史,遇事辄举,触怒宦官及守旧官僚,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改虢州长史。十四年(819),拜膳部员外郎。后转而依附宦官,借崔潭峻、魏弘简等人援引,渐升迂。穆宗长庆(821—824)初,擢祠部郎中,迁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二年(822),以工部侍郎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位三月,与宰相裴度不和,出为同州刺史,徙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文宗大和三年(829),召为尚书左丞。寻拜武昌节度使,终以暴疾卒于任所。赠尚书右仆射。擅长于诗,与白居易相埒,号“元和体”,宫中呼其为“元才子”。平素与白居易友善谊深,常相唱和,世称“元白”。著有《乐府古题序》,阐明其文学主张,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之一。有些诗篇用乐府形式,对当时社会矛盾有所揭露,但反映现实的深度不及白居易。后期所作,则多写身旁琐事,又颇多艳诗,诗风对后世殊有不良影响。著述甚丰,长诗《连昌宫词》较著名,与白居易《长恨歌》并称。尝为《长庆宫词》数十百篇,京师竞相传唱。其悼亡诗《遣悲怀》,能将律诗口语化,对律诗的通俗化有一定影响。小诗《行宫》,亦达含蓄至境,为诗家所盛称。有《元氏长庆集》、《类集》等行世。所作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后来的《西厢记》提供了素材。

猜你喜欢

  • 满兀四

    见“满五索”(2389页)。

  • 刘瓒

    清文史家。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回族。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著有《毛诗古韵》3卷,《律服考古录》2卷,《齐乘考证》6卷。

  • 成汉中宗

    见“李寿”(1017页)。

  • 溆州僚

    见“溆州蛮”(2285页)。

  • 萨哈连

    ?—1674清朝武官。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十三年(1674),以员外郎随经略莫洛征逆藩吴三桂,至陕西宁羌州。寻陕西提督王辅臣叛,与经略同遇害。二十二年(1683)议恤,赠拖沙喇哈番(云骑尉)。

  • 壮锦

    壮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织品。原作“僮锦”。各地壮族妇女均会编织,以广西靖西、忻城、宾阳等地出产的最著名。织法:以白棉纱为经,以红、蓝、青、绿、黑等彩色丝线为纬,依图案将经、纬线交错编织即成。传统花纹有万字

  • 红头屿

    即“谈马颜”(1956页)。

  • 莲花生

    入吐蕃传教的印度密咒高僧。又作莲花生。梵语名“贝玛桑菩哇”,藏语称“贝玛琼内”,意译“莲花生”。因曾以规范师(阿阇黎)身份为吐蕃剃度僧人,故又称“规范师莲花生”。乌仗那(在今巴基斯坦境)人。由寂护推荐

  • 西秦王

    封爵名。西秦,系十六国之一。淝水之战后,陇西鲜卑贵族乞伏国仁于晋太元十年(385)称大单于。其弟乞伏乾归嗣立,于更始元年(409)改称秦王,史称西秦。占有今甘肃西南部。北魏神䴥四年(43

  • 滑台

    地名。位于今河南滑县东。后燕永康二年(397),燕主慕容宝为北魏所败,丞相慕容德据守邺(今河地临漳西南邺镇),次年,率众4万余户南徙滑台,称燕王,建都,史称南燕。长乐元年(399),为北魏所取,始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