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仁蚌巴

仁蚌巴

明代西藏地方封建势力首领名。帕主噶举派家臣南喀杰波在后藏仁蚌地区为官。势力日盛,与帕主分庭抗礼,成为仁蚌地区实力派,因久居仁蚌地区,遂被称为仁蚌巴。意为“仁蚌地区人”。藏史多以地方势力的居住地称其首领,故名。永乐十四年(1416)明廷封其为都指挥佥事,昭勇将军。与其子诺桑哇(即诺布桑布)两代人以仁蚌宗本身份,控制容曲河流域的仁蚌等地区,后势力达娘麦(娘曲河下游)之桑主孜宗(即日喀则地区)。经其孙辈衮杜桑波及屯月多吉努力,势力延至曲水、伦波孜及乃乌谿卡、查卡谿卡、拉堆洛、僧格宗。后又发兵侵夺埃地拉加里区,兵败,退归本地,至其重孙阿旺吉查时,势力渐衰,嘉靖四十四年(1565),终被其家臣辛夏巴发动属民起义推翻,该族从其先祖南喀杰岑依帕主发迹起,经百余年控制仁蚌地区,对仁蚌等后藏地区的开发有所贡献。

猜你喜欢

  • 益州

    渤海王国置。为率宾府所辖3州之一。州治故址旧有说依鸭绿江又名益州江,误指在长白山西南靠近鸭绿江处。辽灭渤海后,其民部分被迁至今吉林省农安县北,仍以其名置州(治所在农安县万金塔东北);部分被移住今辽宁盖

  • 奴婢户

    金代户类之一。即“官户”(1531页)。

  • 让电姆

    佤语音译。即“沧源崖画”(1135页)。

  • 喀沙和卓

    参见“喀申和卓”(2206页)。

  • 塔海帖木儿

    元朝将领。塔塔儿氏。拜答儿子。初随军攻宋,降嘉定,围重庆,败宋将张珏。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率拔都鲁军(勇武敢死军)200人破宋军于白水江,升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后以前锋从征亦奚不薛、都掌蛮,皆

  • 狍皮袜子

    以狍皮制作的袜子,故名。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地区。各族因语言差异,称呼不一:鄂温克人称※“道克顿”,鄂伦春语曰※“道布吐恩”,赫哲人称※“都库吞”。形与棉布袜相似,详见各条

  • 蒙古包衣大

    满语音译,即“幄长”。清代内务府武备院设,原称圆毡房长或圆顶帐房头目,七品衔。掌理圆顶帐房制作、保管、出纳诸事。康熙九年(1670),设“毡作”于京东沙河。十一年,设毡库于武备院。三十四年(1695)

  • 达秀阿妈

    藏语音译,“达秀”意为“支差组”。全意为“支差组的首户”。旧时西藏藏北牧业区差巴(支差的人)等级之一。支差者依贫富分为5等,达秀阿妈居其首。一个支差组3年清点一次牛羊存栏数,最多的一户称之。负责通知部

  • 钦差镇守辽东太监

    明代官名。永乐年间(1403—1424)始置。明朝派遣镇守辽东地方之内臣。与镇守辽东地方总兵官及赞襄军务的都御史或提督,同为镇守辽东重臣。职司主要为监军,亦监察其他民政诸事及安抚各族。衙门为镇守太监府

  • 载瓦语

    我国云南省自称载瓦的景颇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陇川、瑞丽、盈江、梁河等县,少数散居在怒江、保山、临沧、思茅等地。使用人口7万左右。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