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阐
满语音译,意为“母家”。清代后族之称。旗制三皇太后、皇后之母族在下五旗者,皆※抬旗(指有功旗员抬高旗籍之制),入上三旗;在上三旗者,则受殊遇。《清宫词》:“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丹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福康安,富察氏,谥文襄,乃孝贤纯皇后之侄,大学士傅恒之子。乾隆(1736—1795)末,以功封忠锐·嘉勇贝子,后又追赠多罗郡王品级。郡王、贝子,乃清宗室之爵位。其因系后族,故受封。清帝恩遇丹阐,以富察氏为甚。
满语音译,意为“母家”。清代后族之称。旗制三皇太后、皇后之母族在下五旗者,皆※抬旗(指有功旗员抬高旗籍之制),入上三旗;在上三旗者,则受殊遇。《清宫词》:“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丹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福康安,富察氏,谥文襄,乃孝贤纯皇后之侄,大学士傅恒之子。乾隆(1736—1795)末,以功封忠锐·嘉勇贝子,后又追赠多罗郡王品级。郡王、贝子,乃清宗室之爵位。其因系后族,故受封。清帝恩遇丹阐,以富察氏为甚。
清代在内蒙古归化城土默特旗设置的一种官庄。始设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时清廷对准噶尔部用兵,为供应军队粮饷,特在归化城土默特旗以“跑马圈地”方式占有大片土地,招徕汉民耕种,共设有官庄13个,故又称
高车六种之一,北魏宗族十姓之一。《魏书·官氏志》、《隋书·铁勒传》作纥骨氏,为同音异译。一说原居于伊吾(今甘肃安西县北)以西、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以北一带。早在东汉时就投归拓跋鲜卑。据《魏
见“耶律陈家奴”(1326页)。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意为“赐给好运气的神”,故又称财神。传说是主管牲畜的神。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境内鄂温克人旧时信仰和祭祀的神之一,内蒙古、黑龙江省境内的鄂伦春、达斡达等族也供奉之。鄂温克人认
981—1032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子,母野利氏。小字阿移。宋景德元年(1004)父死嗣位,称定难军留后。即位之初攻杀潘罗支以报杀父之仇,乘胜取凉州。二年,遣使于辽请
古国号。北宋皇祐四年(1052),※侬智高在邕州(今广西南宁)改※“南天国”所建。参见“侬峒起义”(1462页)。
见“萧普达”(1999页)。
即“奥屯忠孝”(2253页)。
元代土司名。隶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元初置。司治汶州县(今四川汶川县)。佚正三品。设达鲁花赤、安抚使、同知、佥事、经历、知事、照磨、镇抚各1员。辖威州保宁县、茂州汶山县、汶川县,以及静州茶上必里溪安乡等2
见“遯水”(24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