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郡太守的别称。见《潜夫论·劝奖篇》。
辽帝后亲军组织。《辽史·兵卫志中》:“辽太祖宗室强盛,分迭刺部为二。宫室内虚,经营四方,未遑鸠集。皇后述律氏居守之际, 摘蕃汉精锐,为属珊军。太宗益选天下精甲,置诸爪牙,为皮室等。合骑五十万,国威壮矣
杂任职名。唐于史馆置装潢直一人,掌书籍装帧之事。
官名。清末国子监职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协掌文庙、辟雍典礼事。二人,从八品,咨补。
明制内阁大学士及吏部尚书等高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者,称为奉特旨。
官名,东汉置,属象林将兵长史,掌领兵。参看“象林将兵长史”条。
雍畤,也写作“廱畤”。汉承秦四畤,增一畤为五。五畤各置一尉,合称雍畤五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和“雍畤”条。
州门下吏名。北魏置,见“记室从事”。
官名。北魏尚书省西部曹长官。权任轻于南、北部尚书,且存在时间较短。
因游说而得官,为战国时士人入仕途径之一。其时士人以智辩与对时局的策略,以游说或上书的方式取得君主的信任可直接取得官位,是一条最直捷的仕途。当时孟子、荀子以及韩非、李斯等均以此而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