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庶吉士

庶吉士

官名。亦称庶常。明清翰林院庶常馆学员。明初分设于六科,学习办事。永乐二年(1404)始置翰林院庶常馆,选进士之优于文学书法者充之。宣德五年(1430)命学士充任教习。清初沿设,每科殿试后选文品兼优之进士充之,雍正元年(1723)后,改以朝考选之。又,试博学鸿词入式,或奉特旨改馆职者,亦得充之,均员额无定,称“馆选”。在馆学习三年后奏请“御试”,分发任用,称“散馆”。或授编修、检讨、或授部院司员,知县、亦有留馆者。领取俸给与“廪饩”银。光绪(1875—1928)末停科举,改由留学毕业及国内大学毕业者充之,食七品俸,或径授编修、检讨,与旧制不同。参见“朝考”。


官名。明清皆置。《明史·职官二·庶吉士》:“庶吉士,自洪武初有六科庶吉士。十八年以进士在翰林院、承敕监等近侍者,俱称庶吉士,永乐二年始定为翰林院庶吉士,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者为之。三年试之,其留者,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不得留者,则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清沿明制,参看《清史稿·职官二·翰林院》、《清文献通考·职官七》。

猜你喜欢

  • 直斋

    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置,是皇帝左右的侍卫武官。原为比视官,有罪不得除刑,孝明帝时胡太后从任城王元澄之议,依中正例当刑。北齐时为左右卫府直阁属官,从五品。隋初属左右卫府,员十五人,从五品

  • 三工官

    三官之合称,汉置,指少府的属官考工室、右工室、东园匠,掌制器物。《汉书·贡禹传》:“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注:“师古曰

  • 太孙太傅

    官名。西晋惠帝永康元年 (300)立司马减为皇太孙,即储君。以司马伦为太孙太傅,职如太子太傅。太孙废,其官亦罢。参见《晋书·愍怀太子传》。

  • 油漆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油漆房屋等建筑物及用具等。

  • 南府宰相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南宰相府长官。分左、右。皇族四帐世预其选,始于神册六年(921),太祖以其弟苏为南府宰相。但以后国舅族及汉人任此职者亦不少。官名。契丹遥辇氏八部分为北府与南府两个集团。南府以乙室

  • 大卓尼

    唐古特官。清设于后藏,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一人,掌理交际及诉讼事项。民国时期沿置。

  • 左右御卫

    隋炀帝时府兵十二卫中的两卫。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增设,掌领外军宿卫,所统府兵称射声卫士,设官同“左右翊卫”,见该条。

  • 北狱

    监狱名。梁武帝天监五年(公元506年)号廷尉狱为北狱。陈制同梁。参见“廷尉狱”。

  • 典农令

    官名。北齐、隋置。见“典农署”。

  • 递送科

    清朝兵部车驾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