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掌修治汴河堤岸事务。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诏本司隶都水监。
文书名。宋朝翰林学士院奏事和皇亲外出、归第奏闻时用之。宗室任外官、使臣等差出,用辞见榜子; 回京赴吏部、三班院等,则用入门榜子。
官名。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改司录参军置,职如故。
官名。辽、金朝皆置。辽掌契丹及其他部族军政、民政等事,并负责督察诸部动静,有平乱招抚之责。天赞元年(922),太祖下诏,分北大浓兀为二部,立两节度使以统之,为辽置部族节度使之始。统和十四年(996),
凡指羽林禁军,参看“羽林”、“羽林郎”条。
官名。北魏于缘边诸镇置,镇的副长官,佐镇都大将掌镇务。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皆未载其品秩。
官名。隋于内侍省置掖庭局,设令、丞各二人。炀帝改内侍省为长秋监,掖庭局改为掖庭署,参用士人。唐复为掖庭局,属内侍省,掌宫人簿籍,设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三人,从八品下;宫教博士二人,从九品下;监作四人,
官名。两汉侍御史分曹理事,其在尉马曹者称尉马曹御史,掌厩马。
官名。辽置,见“契丹行宫都部署司”。
官名合称。明朝诸王府伴读、伴讲、伴书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