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阙书令史
官名。宋徽宗大观 (1107—1110) 中枢密院置,员三人,正九品。
官名。宋徽宗大观 (1107—1110) 中枢密院置,员三人,正九品。
杂任职名。唐于秘书省置十人,东宫崇文馆与司经局各置二人,掌装潢事务。
满语官名。汉译为“郎中”。
官名。唐武则天圣历(698—700)中始以夏州领防御使。安史之乱期间,置于大郡要害之地,或称防御守捉使,掌本区军事防务,位在团练使下。唐朝后期,诸州刺史不带团练使者多加此衔,或与团练使互兼。诸道不设节
官名。清朝掌管行营政令之长官。光绪(1875—1908)初年置,六人,由宗室王公、蒙古王公及满大臣内特派兼管。下属有办事章京十六人,掌章奏文移,由护军参领兼任。官名。清置,为总理行营事务处的主官,见“
官署名。金朝置。属尚书省。主管官员参谢之仪、都堂之礼。设局长、副局长领局事,秩从八品、正九品。下设管勾尚书省乐工,从九品。官署名,金朝置,从八品,掌都堂之礼及官员参谢之仪。其官有局长、副局长。见《金史
见“承宣布政使司”。官署名。明清设置,其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见“布政使”。
辽官名。太常寺官员。掌文书簿册之类。
宋至清末,称一州之长为州官。梁代也称州长官的属官为州官。《梁书·吕僧珍传》:“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
见“金吾街仗司”。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翼王府典官之一,掌刑狱。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