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司马卿

大司马卿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长官,员一人,多省称为大司马。掌军政,征伐敌国及四时治兵讲武皆由其主持,大祭祀则掌宿卫,庙社则奉羊牲,并掌官员迁调之权。因掌兵权,故多由皇帝或执政者的子弟及亲信担任。正七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夏官府”。


官名。北周仿《周礼》之制设置,为夏官府的长官。《周礼》大司马的职任是掌理建立邦国的九法,以辅佐王统制邦国;以九伐法规正诸侯各国;按照九畿规定的册籍,对诸侯邦国定贡赋和职分。凡有事出动军队,调集六军,执行禁令,救助无辜,征伐有罪者,如果王亲自率军征伐,则掌理军中戒令。北周大司马卿正七命,掌军政,权任极重,孝闵帝受禅之初,以宇文护为之。宣帝时以皇后之父杨坚为之。其后杨坚令其子杨勇为之,杨坚遂受禅称帝。

猜你喜欢

  • 贵妃

    妃嫔封号。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始置,位比相国。与贵嫔、贵人合为三夫人。后世多沿其名,然位之尊卑不同。齐初不设,至武帝永明(483—493) 中复置。陈亦设。均为三夫人之一。隋炀帝因置,与淑妃

  • 章京

    满语官名。源自汉语“将军”一词。清入关前多用于武官,如牛录章京(佐领)、甲喇章京(参领)、梅勒章京(副都统)。后不限于称武官,如军机处之军机章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总办章京、帮办章京、章京、额外章京,

  • 马军司狱

    监狱名。宋置,由侍卫亲军马军司主管,拘禁该司所属犯罪军官与士兵。

  • 同寮

    同一官署做官的人。《左传·文公七年》:“同官为寮。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 ”

  • 选授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官缺补授方法之一。指依照月选之制补授官职之例。京官郎中以下,除题缺、调缺、拣选缺,考选缺外,皆依月选之法授官。外官道以下,除请旨缺、题缺、调缺、拣选缺、佐杂要缺外,亦皆依月选之法

  • 司勋中大夫

    官名。北周置。西魏恭帝三年(556),依周礼建六官,夏官府吏部中大夫属下有司勋上士,掌六勋之赏,以酬其功。北周时因征战不断,从军受勋者日众,故司勋别自立司,不复属吏部,置此为司勋司长官以掌其事。下设司

  • 北馆丞

    官名。南朝梁、陈置,为北馆令佐官。

  • 南京留守府总参议

    官名。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临时设置, 见“南京留守府”。

  • 行宫都部署

    官名。北宋皇帝巡幸则置,为行宫长官。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称行宫都总管。官名。辽置,有的属行宫都部署司,掌行在行军诸斡鲁朶(宫卫、近卫军)之政令,属行宫诸部署司的,掌行在诸宫之政令。见《辽史·百官志一·

  • 典天舆长

    官名。太平天国天王府置,正副各一,共二人。主管天王乘舆,官阶为职同检点。参见“典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