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金吾街仗司”。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閤门通事舍人置,掌传宣赞谒之事,从七品。官名。宋置,属閤门司。初名閤门通事舍人,从閤门祗候中选取通识文字,善能宣赞者为之,天禧中去閤门二字,政和六年(公元1116
官署名。即茶场司。参见“都大提举茶马司”。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清制,对贪酷的官吏削去其职务并加以责问,称为革职责问。
杂任职名。唐于秘书省置十人,东宫崇文馆与司经局各置二人,掌装潢事务。
战国秦国称主管某事的官吏。《睡虎地秦墓竹简·仓律》: “城旦为安事而益其食,以犯令律论吏主者。”
官名,商朝置,常奉命征伐和射猎。所部分左中右三队,每队百人。
清末商部所属机构。原属顺天府,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八月划归商部办理,专司工艺制作之事。
官名。北魏置。见《魏书·恩幸·郑俨传》。参见“华林园令”。
官名合称,即丞和掾。丞指郡丞,为郡的副长官,佐郡守治郡;掾指诸曹长官,各掌其曹事。《汉书·韩延寿传》:“入守左冯翊,满岁,称职为真。岁余,不肯出行县,丞掾数白:宜循行郡中,览观民俗,考长吏治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