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东门司

内东门司

官署名。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改内东门取索司置,设勾当官四人,以人内内侍充任,掌检查宫禁人物出入,承接实封机密奏牍、内外功德疏及回赐僧尼、道士等,排办宫廷修造、筵宴之事。按时发给皇亲衣物节料,向有关机构索取宫廷所用宝货。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分四案,置吏十九员。南宋沿置。


官署名。宋置,属入内内侍省。原名内东门取索司,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改称内东门司。掌检查宫禁人员、物品出入,承接机密实封奏牍、内外功德疏及回赐僧尼、道士等物。凡宫中须索、修造、宴设,皆先期排办;若太医诊视,则引押入内;并按时发给皇亲衣物节料。设勾当官四人,以入内内侍充任。

猜你喜欢

  • 骏马厩

    养马机关,汉置,掌养骏马,其长官为令、丞。参看“骏马令”条。

  • 沿河缺

    清朝外官缺分之一。属此缺分者有直隶之良乡、通州等十二州、县,河南之祥符、郑州等十一州、县,山东之德州、东平等十一州、县,江南之山阳、邳州等十三州、县之佐贰、首领官。虽属腹俸,其历俸升擢与边俸同。俱三年

  • 掌夷隶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司隶中大夫掌夷隶中士佐官,正一命。

  • 太史局令

    官名。即太史令。

  • 徕远清吏司郎中

    官名。简称徕远司郎中。清朝理藩院徕远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初设满洲一人,后改设蒙古一人。

  • 祠部员外郎

    礼部祠部司次官。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始置,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置承务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复旧,员一人,从六品上。高宗、玄宗时曾两次随本司改名司禋员外郎(一说玄宗时改名职祠员外郎),寻各

  • 典膳郎

    官名。即太子典膳郎。官名。唐置,见“典膳局”。

  • 太史院校书郎

    官名。元置,属太史院。秩正八品,员额二人,掌校正历书。

  • 医曹吏

    官名,东汉置,为郡佐吏,掌医疗。《三国志·魏书·华佗传》:“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欬嗽,欲卧不安。”

  • 职方司员外郎

    官名。即“职方清吏司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