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合称。相臣:指国相,或指国相及其他大臣。吏人:指长官的属官吏员。故“相臣吏人”犹言“国相及其他官吏。”相:指王国之相。《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楚王刘英》:“建初二年,肃宗封英子种楚侯,五弟皆为列侯
三国吴地方兵之一。募集交州地区百姓所组成的军队。
杂任职名。唐置,属门下省,员额一人,掌装潢之事。
官名。清代各官库在司库下均有库使,协助司库管理库事。参见“司库”。
见“议政王大臣会议”。
官名。清朝光绪四年(1878)设。正二品。六年,驻英大臣兼。十三年,驻俄兼德、奥、荷。二十二年后,不兼德、荷、奥。宣统三年(1911),兼瑞典。辖二等、三等参赞各一人,二等、三等通译官各一人,一等、二
官名。清末各机构中所设提调一职之副手。官名。为提调的副职,见“提调”。
官名。即“旗籍清吏司郎中”。
官名。三国蜀置,职掌与镇南将军同,唯资历深者得任此职, 后主延熙五年(242),加拜庲降都督马忠为此,驻南中。晋定为第二品,禄赐与特进同。如开府,则位从公,假金章紫绶,升为一品。十六国后燕、北燕亦置。
见“同文馆”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