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九种器物。原为帝王专用,周朝或赐予有大功的诸侯。汉朝、两晋也赐予勋贵及有权威的元老重臣,以示尊礼。权臣篡权建立新王朝前,也例加九锡。古籍记载名目大同小异,排列前后次序不一。据《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其品类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百人, 七曰钺, 八曰弓矢, 九曰秬鬯。
帝王赐给臣子的车马、衣服、侍卫等,共九种,故称九锡(赐)。九锡为: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月朱户,五月纳陛,六曰虎贲百人,七曰鈇钺,八月弓矢,九曰秬鬯。
九种器物。原为帝王专用,周朝或赐予有大功的诸侯。汉朝、两晋也赐予勋贵及有权威的元老重臣,以示尊礼。权臣篡权建立新王朝前,也例加九锡。古籍记载名目大同小异,排列前后次序不一。据《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其品类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百人, 七曰钺, 八曰弓矢, 九曰秬鬯。
帝王赐给臣子的车马、衣服、侍卫等,共九种,故称九锡(赐)。九锡为: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月朱户,五月纳陛,六曰虎贲百人,七曰鈇钺,八月弓矢,九曰秬鬯。
官名。两汉魏晋南北朝为太常副贰,员一人,掌管宗庙祭祀礼仪的具体事务,总管本府诸曹,参议礼制。两汉多用博士、议郎充任。西汉秩千石,东汉秩比千石,魏、晋、南朝宋七品,梁五班,陈八品、六百石。北魏增置少卿为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新置散职八尉之一,正九品。武散官名。隋炀帝时置,秩正九品。
(1)辽代概称汉人组成的兵丁。主要为五京乡丁,统于南枢密院,又有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设都指挥以统率之。(2)金汉军亦指汉人组成的军兵,驻于南京等十一要州及边镇三十八州。并订立签发汉人当兵的签军制度,每
官署名。唐朝御史台三院之一,为监察御史办公之所。院有都厅,为诸监察御史会话之所; 又有吏察厅、礼察厅、兵察厅、刑察厅等,知馆驿使、监察使者亦各有厅; 察吏、礼部兼监祭使者为同僚之冠,谓院长。五代迄宋御
晋朝郡县守令属吏名。掌文簿。官名 ,汉置,为郡县和王国佐吏,位在录事掾下,佐掾掌文书。晋朝郡县只置史不置掾,其职如掾。北齐各州也置,隋以后无。
两晋、南朝指加持节都督号之诸公府。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匠师中大夫外匠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即“太子左卫率”。
清理藩院内部机构。掌收受在京各衙门发来文书。内阁传抄事件,亦由当月处抄出交各司核办,并典守本院印信。本处无额设职官,由各司郎中、员外郎、主事轮流管理。
官名。明置,为宗人府长官,掌皇九族属籍,按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適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等事。见《明史·职官一·宗人府》,参看“宗人府”条。官名。明置,为宗人府的主官。见“宗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