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口子
在今山东莱芜市北三十里口镇。莱芜谷之扼要处。东通博山,西通泰安。县中各镇,清末以此为最盛。
在今山东莱芜市北三十里口镇。莱芜谷之扼要处。东通博山,西通泰安。县中各镇,清末以此为最盛。
巴利文Mahavihara (摩诃毘诃罗)之意译。为今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寺院。相传公元前3世纪顷,印度阿育王派王子摩哂陀等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传播上座部佛教,天爱帝须王因此在都城阿罗陀
即临允县。在今广东新兴县南七十里。《后汉书·郡国志》 作 “临元县”。
辽北境部族,属西北路招讨司。即蒙古诸部中之札剌亦儿部。据《史集·部族志》 记载,游牧于斡难河(今蒙古国鄂嫩河)、怯鲁连河(今克鲁伦河)地区。《史集·成吉思汗纪》:扎剌亦儿部在怯鲁连河,契丹发兵讨之,破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北十二里,楚纪南故城东南角。1975年发掘。有秦汉古墓一百九十四座, 已发掘三十余座,出土秦汉时期漆器、铜器、玉器、衡具、竹木简牍二千余件。著名西汉男姓古尸出土于此。
①金初升安西城置,初属巩州,贞祐四年(1216)属定西州。治所即今甘肃定西县。元初移定西州治此,省县入州。②1913年改安西州置,属甘肃安肃道。治所即今安西县。取“安定西边”之意。1927年直属甘肃省
在今贵州遵义、仁怀两县间。《明史·吴广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之役,“ (郭)通绪扼穿崖囤,广督土汉军击破之”。约在今贵州省遵义、仁怀二县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吴广
又作格楞河。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格林河。《明太宗实录》 卷62: 永乐七年 (1409) 二月丁卯,“葛林河等处女直野人头目秃里木等百十二人来朝,设葛林河、把城、扎肥河、忽石斤、扎岭
又名隐寂寺。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四处。位于平坡山腰。建于元代。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大悲阁。清《日下旧闻考》卷103引明人《新建大悲殿碑略》:“今隐寂寺者,在都城之西……寺后有余地,遂起为大悲
即今山西定襄县北宏道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在山西省定襄县北部。面积62.6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宏道,人口1万。原名横道,后雅化为今名。1949年为定襄县六区,1953年设宏道乡,195
即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南清澜港。《方舆纪要》 卷105文昌县: 清澜港 “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县东下场溪西,二处合流,至此与海潮相会而成港”。明置千户所于此。在今海南省文昌市清澜南。清于此设海口协把总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