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栾川县

栾川县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置,属虢州。治所在栾川冶镇 (今河南栾川县)。金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 废。1949年析嵩县、卢氏县复置,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西部、伊河上游。属洛阳市。面积 2185 平方千米。人口31.7万。辖7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本北宋伊阳县栾川冶,熙宁初以前置栾川冶镇(一说元廞三年〔1088年〕置),熙宁二年(1069年)改隶卢氏县。崇宁三年(1104年)置栾川县(治今栾川县城),属虢州。县因鸾川(今作栾川)为名。伊河古名鸾水,因古代此地多鸾鸟而得名。古代鸾、栾二字相通,故通写为栾川。金贞元二年(1154年)废县为镇,属卢氏县。1949年复置栾川县,属陕州专区。1952年属洛阳专区,1960年废入嵩县。1961年复置栾川县,属洛阳专区。1969年属洛阳地区,1986年属洛阳市。地处熊耳山和伏牛山区,伊河贯境。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豆类、甘薯为主,特产有木耳、香菇、核桃、猴头等。中药材有1400多种,素有豫西“天然药库”之称。矿产有钼、钨、铅、锌、金等。工业有采矿、冶炼、机械、果品加工、印刷、汽车配件、建材、食品等。洛卢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商相伊尹耕莘古地、老君山、抱犊寨、鸡冠洞、汤池温泉等。县境南部有老君山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简称江浙行省。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江淮等处行中书省置, 治所在杭州路(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全省、上海市、江西省鄱阳湖以东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地区。至元二十三年(1286)罢,三年

  • 白草洼

    在今陕西佳县西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7葭州:白草洼“洼多蓄水,亦曰天池”。

  • 平武报恩寺

    在今四川平武县(龙安镇)报恩寺街。是四川省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明代龙州宣抚司土官佥事王玺僭越封建等级制度,仿北京故宫修建王府,被朝廷发觉,准备问罪,即诳称修建报恩寺, 以报皇恩,遂将门额书

  • 丽皋县

    唐贞观十六年(642)置,属珍州。治所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北。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置,治今贵州省正安县西北。属珍州。后废。

  • 邹坞镇

    即今山东枣庄市西邹坞镇。明初设巡司于此。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东北部。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邹坞,人口 8500。宋代邹、邬二姓建村,故名邹邬,后演变为今名。明初设巡检司于此,属兖

  • 恒阳县

    隋开皇七年 (587) 改石邑县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曲阳县。唐元和十五年 (820) 改为曲阳县。古县名。隋开皇七年(587年)改石邑县置,治今河北省曲阳县。属博陵郡。唐初属定州,元和十五年(82

  • 金河行政区

    1917年析建水县勐喇、茨通坝、者米三土掌寨地置,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在王布田 (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民国 《云南省金河行政委员区域地志资料册》: “因治城去铜厂道路有金河一条,距城约三十

  • 宋和县

    南齐置,属高兴郡。治所无考,当在今广东化州、廉江、遂溪等市县境。隋开皇时废。

  • 杉洋镇

    即今福建古田县东杉洋。《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古田县:杉洋镇在“县东四十里。有巡司,洪武十二年(1379)建。《志》云,杉洋地出银坑,多矿盗,旧设捕盗馆并郡司马分驻于此”。在福建省古田县东部、龙舞溪两

  • 淯井监

    北宋改淯井镇置,为盐监,属江安县。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以淯井为名。《宋史· 蛮夷传》: 大中祥符六年 (1013),“晏州多刚县夷人斗望、行牌率众劫淯井监,杀驻泊借职平言”。即此。政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