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鞭长莫及

鞭长莫及

形容由于条件不具备,力不从心。比喻力所不及。公元前595年,楚庄王率兵攻宋。次年春,宋国告急于晋,晋景公打算率兵救援。晋大夫伯宗说,不行。古人说,鞭子虽然长,达不到马肚子。上天正在保祐楚国,不能和他竞争。晋国即使强盛,也不能违背上天的意志。俗话说,高高低低,都在心里。河流湖泊还容纳污泥浊水,山林草野里也暗藏毒虫猛兽,美玉也往往含有瑕疵,国君有时也要忍辱负重,这是上天的常道,您还是不要匆忙发兵吧。晋侯听了,就停止发兵,而只派一个使臣前往宋国,鼓励他们自行与楚国作战。

【出典】:

左传·宣公十五年》:“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例句】:

南朝·梁·沈约《宋书·徐爰传》:“羽林鞭长,太仓遥阻,救援之日,势不相及。” 清·昭《啸亭杂录·续录·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主谓 及,到。虽然鞭子很长,但打不到马的肚子上。后用来比喻力所不能及。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叶志坚《杂色雨》:“儿子身无专长,单纯依靠父母力量把儿子扶上马,那是十分吃力的。何况许多事~呢。”△用于无能为力。→力不从心 ↔绰绰有余


【词语鞭长莫及】  成语:鞭长莫及汉语词典:鞭长莫及

猜你喜欢

  • 惊魂美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三《周灵王》:“越又有美女二人,一名夷光,一名修明,以贡于吴。吴处以椒华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蔽景,夕卷以待月,二人当轩并坐,理镜靓妆于珠幌之内,窃窥者莫不动心惊魂,谓之神

  • 举案齐眉

    原指封建时代妻子对丈夫十分尊敬,后来比喻夫妻互敬互爱。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人。东汉初受业于太学,博览群书而无所不通,与妻孟光隐居于京畿山中,后又徙居江南。其妻对他非常尊敬,每天回家,

  • 死同穴

    《诗经.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东汉.郑玄笺:“穴谓冢圹中也。”《大车》写女子被迫与丈失离异,她对丈夫发誓说:活虽各居一室,死就定要同埋一穴。倘若说我的话不可靠,有这

  • 毛檄

    同“毛子檄”。清 叶申芗《沁园春.送秦馥堂司马领连》词:“羡禄养承欢,捧束毛檄;弱龄作宰,栽遍潘花。”

  • 樗材

    源见“樗栎”。喻无用之材。多用为谦词。元王逢《得尚书汪公凶问》诗:“樗材荷推奖,思报辑遗编。”【词语樗材】   汉语大词典:樗材

  • 泥曳龟

    源见“曳尾泥涂”。比喻甘于避世自适的人。清王士禛《送陶季之潞州》诗:“壮心犹作骥伏枥,适志无如泥曳龟。”

  • 绰(chuò)绰有余

    又作“绰有余裕”。原指态度从容,不慌不忙。后则泛指能力和财力宽裕有余。齐国大夫蚳蛙为了向齐王提建议,便辞去地方行政职务而到齐国中央政府去担任狱官。后来,在他几次向齐王进谏而不被采纳之后,他又听从孟子的

  • 梦笔花生

    同“梦笔生花”。宋惠洪《胥启道次韵见寄复和之》:“寄我三诗争妙丽,疑公曾梦笔花生。”【词语梦笔花生】  成语:梦笔花生

  • 翁矍铄

    源见“马援据鞍”。谓老当益壮。清黄景仁《贺新凉.寿州遇桐城吴竹亭丈话旧》词:“闻说东山丝竹尽,谁恸西州门路。翁矍铄,依然如故。”

  • 山亏一篑

    同“功亏一篑”。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井掘九仞,犹为弃井;山亏一篑,遂无成功。”主谓 比喻功败垂成。语本《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井掘九仞,犹为弃井;~,遂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