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铁砚磨穿

铁砚磨穿

铁砚:用铁铸成的砚台。表示刻苦学习。出自五代后晋桑维翰的事迹。桑维翰(899-946年)字国侨。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史载他初次参加进士考试时,主考官以其姓“桑”,与“丧”同音而不取。有人劝他改由其他途径求仕,不必再考进士。他慨然著《日出扶桑赋》以明己志,并铸铁砚表示自己的决心:何时铁砚磨穿,何时就不再考进士。后终以进士及第。后人遂将此事概括为“铁砚磨穿”或“磨穿铁砚”。后晋时桑维翰任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开运三年(946年)被叛入契丹的将领张彦泽杀死。

【出典】:

新五代史》卷29《晋臣传第十七·桑维翰传》319页:“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

【例句】:

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元·范子安《竹叶舟》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 明·王玉峰《梵香记·看榜》:“乌纱白发人争羡,须知铁砚磨穿。” 明·叶宪祖《鸾镜记·励志》:“我待磨穿砚铁,喜从今唤醒庄生蝶,看他年昼锦还家,免教人独归昏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8卷:“诗曰:‘从来资格困朝绅,只重科名不重人。楚士凤歌诚恐殆,叶公好龙岂求真。若还黄榜终无分,宁可青衿老此身。铁砚磨穿豪杰事,春秋晚遇说平津。’”


见“磨穿铁砚”。明·王玉峰《焚香记·看榜》:“乌纱白发人争羡,须知~。”


【词语铁砚磨穿】  成语:铁砚磨穿汉语词典:铁砚磨穿

猜你喜欢

  • 盘硬

    同“盘空硬语”。陈衍《知稼轩诗序》:“大略才富者喜其排奡,趣博者领其兴会,即学不焉至,亦盘硬而不入于生涩,流宕而不落于浅俗。”【词语盘硬】   汉语大词典:盘硬

  • 通仙籍

    《真人周君传》:“紫阳真人周义山,字委通,汝阴人也。闻有栾先生,得道在蒙山,能读《龙峤经》,乃追寻之。入蒙山,遇羡门子……君乃再拜叩头,乞长生要诀。羡门子曰:‘子名在丹台玉室之中,何忧不仙?远越江河来

  • 黄沙

    《三国志.魏书.高柔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诸公赞》曰:“次(子)光,字宣茂,少习家业,明练法理。晋武帝世,为黄沙御史,与中丞同,迁守廷尉,后即真。”《晋书》卷三《武帝纪》:“(太康五年)六月,初

  • 楚江萍实

    同“楚江萍”。清钱谦益《柳枝》诗之十:“楚江萍实大如斗,好是蟠桃结子时。”【典源】 汉·刘向 《说苑·辨物》:“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实,

  • 不佞

    《论语.公治长》:“雍也,仁而不佞。”朱熹集注:“佞,口才也。”雍:孔子弟子,姓冉,字仲弓。本指缺乏口才,也作没有才能讲。《左传》成公十三年:“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后多用作自称的谦词,犹

  • 法三章

    同“约法三章”。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

  • 曼倩偷桃

    源见“方朔偷桃”。喻指考场作弊而妄中高魁。明阮大铖《燕子笺.奸遁》:“老夫为场中误取了鲜于佶这厮,既负圣恩,兼生物议……欲防曼倩偷桃手,先试陈思煮豆吟。”

  • 富贵回乡

    指项羽认为富贵要回故乡,使家乡人都知道。后以此典比喻富贵回乡,夸耀故里;也用以指回本籍任官。有人劝说项羽道:“关中地区依恃山河,四面都是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称霸。”项羽一看秦朝宫室都已焚烧残破,又

  • 是非自有公论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庾公〕问:‘何者居其右?’王(王敦)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后因以“是非自有公论”谓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有评判。《朱子语类

  • 七德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晋.杜预注:“此武七德。”春秋时,楚王曾提出武功有七个方面的作用,被称为武之“七德”。后因用为称颂武功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