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越甲鸣君

越甲鸣君

汉.刘向《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狄,或作迪)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指长兵器,如戈矛之类,或能及远的兵器,如弓箭之类)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同畋,出猎)于囿(苑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以不得杀牲受祭指灭国)。’遂引甲而归。齐王葬雍门子狄以上卿之礼。”

战国时,越国的军队攻入齐国。齐大臣雍门子狄向齐王请求自裁。齐王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雍门子狄举“车毂鸣君”,因失职而车右死为例,说明“越甲鸣君”是大臣失职,不能卫君保国,故只有以身殉国,遂自刎身亡。

旧因常以“越甲鸣君”用为为君王而赴死的忠烈节义的典故;也指称国遭危难,受敌侵凌。

曹植《求自试表》:“故车右伏剑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

唐.王维《老将行》诗:“愿得燕弓射大将,耻将越甲鸣吾君。”


主谓 汉·刘向《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 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 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归。”后以‘越甲鸣君’比喻外敌入侵而激发起忠君爱国的思想。陈玉树《乙未夏拟李义山重有感》:“~情共愤,百蛮终献吉光裘。”△褒义。用为忠君爱国的典实。


【词语越甲鸣君】  成语:越甲鸣君汉语词典:越甲鸣君

猜你喜欢

  • 鱼须笏

    《礼记.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以。”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崔云:用文竹及鱼斑也。……须音班。”“须”,为“颁”之讹,“颁”通“斑”。周朝时大夫之笏以有斑纹

  • 昌歜

    同“菖歜”。昌,通“菖”。唐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来寻吾何能?无殊食昌歜。”【词语昌歜】   汉语大词典:昌歜

  • 胡质矫

    《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三国魏荆州刺史胡质为官清白廉洁,但矫揉造作,违反常情。故后用为虽清廉但近于矫

  • 胶续

    源见“续弦胶”。谓妻死续娶。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天缘巧合》:“弟既丧偶,胡不早为胶续,虚此韶年?”《聊斋志异.小翠》:“公大忧,急为胶续以解之,而公子不乐。”【词语胶续】   汉语大词典:胶续

  • 鸿爪

    同“鸿爪雪泥”。清黄景仁《和仇丽亭》:“鸿爪游踪首重回,经年褦襶逐尘埃。”【词语鸿爪】   汉语大词典:鸿爪

  • 鸿避弋

    同“鸿飞冥冥”。清唐孙华《敬题先师朱昭芑先生遗像》诗:“但看鸿避弋,谁想凤仪庭?”

  • 有熊氏

    黄帝号“有熊氏”。《白虎通.号》:“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有熊者,独宏大道德也。”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后汉书.赵岐传》李贤注引《三辅决录》:“英颇自矜高,与朱赐书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下方即下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指虽然不如比自己强的,但却超过比自己差的,表示满足于现状的中游思想

  • 纳肝人

    汉.韩婴《韩诗外传》:“狄人逐卫懿公于荥泽,见杀,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宏(弘)演使还,哭毕,因自出其肝,纳卫懿公之肝。齐桓公闻之,曰:‘宏演可谓忠臣矣。’”宏演用自己的身体纳君主的遗肝。评论为忠臣。后

  • 章台路

    源见“走马章台”。借指京城游冶之处。宋欧阳修《蝶恋花》词:“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宋贺铸《簇水近》词:“十二青楼,下指灯火章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