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血气方刚

血气方刚

血气:指精力。 形容青壮年人精力正旺盛。语出《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汉.贾谊《治安策》:“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宋.刁衎《上真宗皇帝论进善去恶疏》:“无以血气方刚而惑于声色。”元.张国宝《罗李郎》二折:“似你这血气方刚怎便夭,倒叫我衰老子为儿穿孝!”《东周列国志》六〇回:“(公子杨干)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血气方刚,未经战阵。”贾平凹《一棵小桃树》:“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儿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儿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


主谓 血气,精力。方,正。刚,刚强、旺盛。形容青年人精力旺盛。语出《论话·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叶志坚《杂色雨》:“刘仓仓三十四岁,正值~之年,是唯物论者,历来不信神佛仙道,星相占卜之类,对于星相家那类天方夜谭的预言,从来一笑远之。”△多含有气质尚不稳定,容易意气用事的意思。→炉火纯青 血性男儿 年轻气盛 年富力强 ↔未老先衰萎靡不振。也作“气血方刚”、“血气方盛”、“血气方壮”。


【词语血气方刚】  成语:血气方刚汉语词典:血气方刚

猜你喜欢

  • 路人皆知

    源见“司马昭之心”。指人所共知的野心。清黄宗羲《御史余公墓志铭》:“尾大末强,路人皆知,不敢声扬,公独奋笔。”《野叟曝言》七二回:“秦桧之恶,路人皆知。”主谓 过路人个个都知道。比喻人所共知。语本《汉

  • 君子之交淡若水

    参见:淡若水见“君子之交淡如水”。《庄子·山木》:“且~,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词语君子之交淡若水】  成语:君子之交淡若水汉语大词典:君子之交淡若水

  • 哭重华

    源见“湘妃竹”。虞舜名重华。泛指失去亲人的悲伤。唐李群玉《湖中古愁》诗之三:“南云哭重华,水死悲二女。”

  • 如冈如陵

    冈:山脊。陵:大土山。 像山冈丘陵一样。 形容数量极大极多。语出《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金.元好问《邓州新仓记》:“万箱踵来,千仓日盈,陈陈相因,如冈如陵。

  • 廪丘尉

    参见:回身县尉

  • 乐钧天

    同“乐奏钧天”。清赵翼《汪文端师殁已数月以诗哭之凡一千字》:“身尊河砥柱,班侍乐钧天。”

  • 尽在不言中

    见〔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述补 不便直说的想法,只用表情等不说话的形式来表示。元·无名氏《马陵道》1折:“我正是满怀心腹事,~。”△多用于写人们不便直说的想法方面。→心领神会【词语尽在不言中】  

  • 鱼游沸釜

    同“鱼游沸鼎”。清 南荃外史《叹老》:“傀儡儿一场热闹,依旧的鱼游沸釜,燕处危巢。”【词语鱼游沸釜】  成语:鱼游沸釜汉语大词典:鱼游沸釜

  • 雷鸣瓦釜

    同“瓦釜雷鸣”。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词:“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见“瓦釜雷鸣”。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倩何人与问:‘~,甚黄钟哑?’”【词语雷鸣瓦釜

  • 沮溺耦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钱穆新解:“〔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后遂以“沮溺耦”指隐者耦耕生话。唐韦应物《秋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