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断肠猿

断肠猿

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传说桓温入蜀时,于三峡中见有母猿因其幼猿被捉,肠寸断而死。后因用“断肠”表现极度悲痛。

唐.李白《赠武十七谔》诗:“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


【典源】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后自逐至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搏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今译】 传说晋时有人入山,捉到一只小猿,将它带回家中,母猿也随即追来。此人把小猿绑在院中树上,母猿上前作乞哀状,要求放生。那人不放,竟杀死小猿。母猿悲号,而后自杀。那人将母猿剖腹,只见肠皆寸断。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哀伤、思念之极。

【典形】 肠断、肠欲断、愁肠碎、寸肠千缕、断肠、断肠人、断肠猿、断猿肠、柔肠断、柔肠怯猿、碎人肠、猿声断客肠、断尽愁肠、望断柔肠、欲断无肠、寸寸柔肠、寸寸肠断、愁肠断、断君肠、断肠句、断回肠、断人肠。

【示例】

〔肠断〕 唐·温庭筠《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愁肠碎〕 宋·陈袭善《渔家傲·忆营伎周子文》:“鹫岭峰前栏独倚,愁眉蹙损愁肠碎。”

〔寸肠千缕〕 宋 · 康与之 《应天长》:“未应信此度相思,寸肠千缕。”

〔断肠〕 唐·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断肠人〕 宋·苏轼《四时词》 之二:“玉腕半揎云碧袖,楼前知有断肠人。”

〔断肠猿〕 唐 · 李白 《赠武十七谔》:“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

〔柔肠断〕 宋·程垓《卜算子》:“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柔肠怯猿〕 唐·李商隐《哀筝》:“延颈全同鹤,柔肠素怯猿。”

〔碎人肠〕 宋·高观国《永遇乐·次韵吊青楼》:“一杯遥夜,孤光难晓,多少碎人肠处!”

〔猿声断客肠〕 唐· 张祜《题弋阳馆》:“吴溪漫淬干将剑,却是猿声断客肠。”


【词语断肠猿】   汉语词典:断肠猿

猜你喜欢

  • 嘉谷献成王

    参见:嘉禾

  • 薜萝衣

    同“薜萝”。元倪瓒《寄张贞居》诗:“苍藓浑封麋鹿径,白云新补薜萝衣。”【词语薜萝衣】   汉语大词典:薜萝衣

  • 胡钉铰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九载:唐 贞元、元和间有胡令能,以钉铰(剪刀)为业,能诗,不废钉铰之业,远近号为“胡钉铰”。后用为咏通俗诗之典。清赵翼《赠说书黄道士》诗:“张打油诗岂必工,胡钉铰句不嫌苟。”邓溥《

  • 三虎

    《后汉书.党锢传.贾彪传》:“贾彪字伟节,颍川定陵人也。少游京师,志节慷慨,与同郡荀爽齐名。”“初,(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彪最优,故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东汉时,贾彪兄弟三人都很

  • 曹社

    参见:曹社之谋【词语曹社】   汉语大词典:曹社

  • 金门策

    源见“玉堂金马”。指待诏之士应诏对策。即就政事、经义等设问,殿前对答。古时殿试取士的一种形式。唐高適《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诏宠金门策,官荣叶县凫。”唐李昌符《秋中夜坐》诗:“为应金门策,多

  • 彤管贻

    谓恋爱时女方的赠物。《诗.邺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管:汉代郑玄笺:“彤管,笔赤管也。”或说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说:同“悦”。炜( ㄨㄟˇ wěi ):鲜明的样子

  • 锥握

    同“悬梁刺股”。南朝 梁任昉《答陆倕感知己赋》:“时坐睡而梁悬,裁据梧而锥握。既文过而义深,又理胜而辞缛。”

  • 鼋鼎

    源见“染指”。借指美味。宋陆游《杂咏园中果子》之三:“鼋鼎若为占食指,曲车未用堕馋涎。”【词语鼋鼎】   汉语大词典:鼋鼎

  • 乃文乃武

    见“乃武乃文”。唐·王勃《九成宫颂》:“一阴一阳,神通也;~,圣图也。”【词语乃文乃武】  成语:乃文乃武汉语大词典:乃文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