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临:面临。渊:深水潭。履:踩,踏。 好像站在深渊的边缘,又好像踩着薄冰。 比喻心存戒备,非常谨慎小心。语出《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汉.刘向《说苑.政理》:“成王问政于尹逸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以时而敬顺之,忠而爱之,布令信而不食言。’王曰:‘其度安在?’对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王曰:‘惧哉!’”《后汉书.光武纪上》:“惟诸将业远功大,诚欲传于无穷,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旧唐书.孙思邈传》:“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


其他 渊,深水潭。既像站在深渊旁,又像走在薄冰上。比喻非常谨慎小心。语出《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而世子在京城却~,低三下四,曲意韬晦……”※薄,不读作báo。△多用于表示处事谨慎。→提心吊胆 小心翼翼 战战兢兢 ↔如履平地 履险如夷 安之若素 泰然自若。也作“如履如临”。


【词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成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汉语词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猜你喜欢

  • 琴断朱弦

    清代洪升《长生殿.倖恩》:“琴断朱弦,不幸文君早寡。”旧以琴瑟比喻夫妇,这里所谓琴断了弦,指文君失去了丈夫。后称丧妻为“断弦”。主谓 古时以琴瑟比喻夫妻,故以弦断比喻丧偶。清·洪昇《长生殿·幸恩》:“

  • 阿蒙吴下

    源见“吴下阿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没有长进。清黄景仁《闻稚存丁母忧》诗:“阿蒙 吴下还依旧,他日登堂欲拜难。”

  • 膏自销

    《汉书.两龚传》:“龚胜字君宾,楚人也。好学明经,为郡吏。后因王莽篡国,胜以受汉家厚恩,岂能以一身事二姓,遂不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门人衰絰治丧者百数。有父老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呼!薰

  • 钗燕轻分

    源见“钗燕”。喻有情人分离。宋王嵎《祝英台近.柳烟浓》词:“谁教钗燕轻分,镜鸾慵舞,是孤负、几番春昼。”

  • 寒极金难辟

    源见“辟寒金”。比喻强势无能抗御。宋李维《霜月》诗:“寒极金难辟,忧多酒漫销。”

  • 问鼎轻重

    同“问鼎”。唐柳宗元《封建论》:“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述补 鼎,指夏禹所铸九鼎,夏、商、周三代相沿为传国之宝,问鼎的大小轻重,指企图夺取天下。《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楚子问鼎之

  • 意前笔后

    谓作书之际,先于心中融会其字形结构,然后运笔以为之。晋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

  • 梦中太守

    同“南柯太守”。元揭傒斯《题张彦辅枯木》诗:“湖上飞仙疑有耳,梦中太守已无柯。”

  • 翻手为云

    同“翻云覆雨”。宋陈亮《祝英台近.九月一日寿俞德载》词:“对此郁郁葱葱,新篘未成醉。翻手为云,造物等儿戏。”见“翻云覆雨”。宋·陈亮《祝英台近》词:“~,造物等儿戏。”【词语翻手为云】  成语:翻手为

  • 白杨悲

    《文选》卷二十九《古诗十九首》其十三:“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唐.李善注:“《白虎通》曰:‘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古代普通人坟墓上常栽杨或柳,古诗“白杨何萧萧”是咏墓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