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援琴
源见“琴挑文君”。指才子求偶。清 吴卿弼《尾犯序.双头莲曲将荫梧席上作》套曲:“总不是濯锦池边,临邛道上,司马援琴,文君卖酒。”
源见“琴挑文君”。指才子求偶。清 吴卿弼《尾犯序.双头莲曲将荫梧席上作》套曲:“总不是濯锦池边,临邛道上,司马援琴,文君卖酒。”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唐.苏味道,官居相位,却处事圆滑。故时人号为“苏摸棱”或“摸棱宰相”。后因用为处事圆滑的典故。宋.陆游《老健》诗:“
见“后顾之忧”。宋·刘奕《上韩范二招讨书》:“贼无~,长驱而来。【词语后顾之虑】 成语:后顾之虑
源见“两岐歌”。赞美地方官吏治清明,年丰民乐。明 吾丘瑞《运甓记.嗔鲊封还》:“若得他赋两岐,歌五袴,诵神君,称召父,方显贤能。”
《后汉书.逸民列传.严光》:“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后汉时,严光知道老同学刘秀做了皇帝,一定要派人找他,就改名换姓,隐居在富春江畔,披着老羊皮袄钓鱼。后因以“拥羊裘”为咏隐士之典。宋.王以宁《水调
见“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好逑传》8回:“古语说得好,~……只因他屡屡来求,难于拒绝,故我劝侄女嫁他。”【词语男大当婚,女大须嫁】 成语:男大当婚,女大须嫁
同“邯郸学步”。《周书.赵文深传》:“后知尚好难反,亦攻习褒书,然竟无所成,转被讥议,谓之学步邯郸焉。”见“邯郸学步”。明·杨慎《升庵诗话·右丞诗用字》:“岂止~,效颦西子,乃是丑妇生疮,雪上加霜也。
同“奉如神明”。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彼之讴歌众数,奉若神明者,盖仅见光明一端。”述补 像崇拜神灵一样去敬奉某些人或事物。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非常崇敬。蔡敦祺《林则徐》(上)4章:“就连那些想走歪门
原指克服旅途中的重重困难。 后也泛指打通前进道路上的层层障碍。语出元.关汉卿《哭存孝》二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叠桥。”《西游记》二九回:“贫僧有两个徒弟,善能逢山开路,遇水叠桥。”明.
源见“卷甲倍道”。谓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北史.隋纪下》:“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并列 为有利奇袭而轻装肃静疾行军。《北史·隋纪下·炀帝》:“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
源见“披云雾见青霄”。形容人器识不凡。唐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之五:“何如开白日,非复睹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