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伯仲两喈

伯仲两喈

太平御览》卷三九六引《风俗通》:“陈国张伯喈弟仲喈妇炊于灶下,至井上,谓喈曰:‘我今日妆好不(不同否)?’伯喈曰:‘我伯喈也。’妇大惭愧。其夕时,伯喈到更衣,妇复遂牵其背曰:‘今旦大误,谓伯喈为卿。’答曰:‘我故伯喈也。’盖亲密无过夫妇,然尚如此,况于初未相见,而责先识之乎。”(按:今本汉.应劭《风俗通义》无此文)

伯喈与弟仲喈相貌酷似,以至即使仲喈妇亦常发生错认。后因用为酷似难辨的典故。

宋.李清照《贺人孪生启》:“无午未二时之分(《嫏嬛记》卷上引《文粹拾遗》注此曰:“任文二子孪生,德卿生于午,道卿生于未。”),有伯仲两喈之似(按:楷误)。”


猜你喜欢

  • 汉书牛背读

    源见“牛角挂书”。形容勤读。清 丘逢甲《和晓沧买犊》之四:“我归耕我田,《汉书》牛背读。”

  • 寿陵步

    同“寿陵失步”。唐刘禹锡《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空愧寿陵步,芳尘何处寻?”

  • 寂寞更长,欢娱夜短

    见〔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 温洛

    《易纬乾凿度》卷下:“孔子曰:‘帝德之应,洛水先温。’”后因以“温洛”称颂帝王有盛德。南朝 梁任昉《九日侍宴乐游苑》诗:“时来浊河变,瑞起温洛清。”亦借指洛阳。唐王维《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当贼逼

  • 茱萸会

    源见“重九登高”。古俗重阳节佩茱萸登高饮宴,故称。郁达夫《海上候曼兄不至步原韵奉答》:“重阳好作茱萸会,花萼江边一夜游。”【词语茱萸会】   汉语大词典:茱萸会

  • 东路角巾

    同“角巾东路”。宋王安石《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诗:“东路角巾非故约,西州华屋漫修椽。”【词语东路角巾】   汉语大词典:东路角巾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不论平地与山头,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用蜂酿蜜来比喻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但究竟是赞扬“蜂”的舍己精神,还是不甘为人“作嫁衣裳”呢?使人反复咏叹

  • 梁溠

    《左传.庄公四年》:“(楚)令尹门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晋.杜预注:“时秘王丧,故为奇兵更开直道。溠水在义阳厥县西,东南入郧水。梁,桥也。随人不意其至,故惧而行成。”溠,音zhà。春秋时,

  • 望帝啼鹃

    汉.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地名)。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地名)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望帝以鳖灵为相,

  • 湿红恨墨

    同“锦书封泪”。宋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词:“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