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丙魏

丙魏

丙吉、魏相二人的合称。丙吉、魏相先后担任汉宣帝的丞相,以能识大体,为政宽平名重于世。丙吉、魏相二人相友善,被人称为贤相。《汉书·魏相丙吉传·赞》曰:“古代经书称国君为‘元首’(即“头”,喻君王),称大臣为‘股肱’(即“手臂和大腿”,喻帝王左右辅助得力的臣子)。二者很明显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的。因此君臣相配合是自古至今天经地义的常理。看一看汉朝的丞相,高祖开基创业时,萧何、曹参的名位在众臣之上;在汉宣帝复兴时,丙吉、魏相又名重一时。在那时对官员的贬退和晋升都有固定的法度和程序,各级官吏都能进行公正的治理,多数高级官员都能胜任自己的职位,天下人都推崇盛行礼貌和谦让的社会风尚。看一看那时,因皇帝圣明,臣子贤德而使社会安定的史实,难道是虚夸的吗?”

【出典】:

汉书》卷74《魏相丙吉传·赞》:3150、3151页:“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是故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势也。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览其行事,岂虚乎哉!”

【例句】:

唐·斐度《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运偶唐虞盛,情同丙魏深。” 宋·宋祁《将到都先献枢密太尉相公》:“今日献谋须丙魏,他年宾客但邹枚。” 清·高其倬《蓟州新城》:“且复命丙魏,不啻求韩彭。”


【词语丙魏】   汉语词典:丙魏

猜你喜欢

  • 留徐榻

    源见“陈蕃榻”。谓礼迎嘉宾。明李东阳《夜泊徐州怀陈秋官宗器》诗:“十年尚记留徐榻,半夜虚回访戴舟。”

  • 五帝君

    《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东汉.郑玄注:“五帝: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颛琐食焉。”《春秋文耀钩》:“春起青

  • 惭妻嫂

    源见“季子貂敝”。谓功名未就,遭受冷落。唐高適《酬裴秀才》诗:“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

  • 羊化石

    源见“叱石为羊”。形容仙人以神力创造奇迹。明王思任《鹿田寺》诗:“既饶羊化石,犹易鹿为田。”

  • 自有公论

    自然有公正的舆论。《世说新语.品藻》:“王大将军下,庚公问:‘闻卿有四支,……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王大将军:王敦。【词语自有公论】  成语:自有

  • 风姨

    源见“封姨”。又《北堂书钞》卷一四四引《太公金匮》:“风伯名姨。”因以指风。宋刘克庄《送雷宜叔右司追录》诗:“东皇太乙方行令,寄语风姨且霁威。”元张可久《水仙子.春晚》曲:“日高初睡起,扫残红怨煞风姨

  • 日边

    源见“日近长安远”。指极远之地。唐李白《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亦比喻京师附近,帝王左右。唐赵嘏《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宋杨万里《送丁

  • 黄骊

    同“黄骊牝牡”。清黄遵宪《石川鸿斋偕僧来谒张副使》诗:“九方何必分黄骊,两兔安能辨雄雌。”《诗.鲁颂.駉》:“有黄有骊。”朱熹集传:“纯黑曰骊,黄骍曰黄。”指黄马和黑马。后以“黄骊”泛指马。清袁枚《随

  • 临渴穿井

    穿:凿,挖。临到口渴时才去打井。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语本《内经.素问》:“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见“临渴掘井”。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118:“~,

  • 不重则不威

    见〔君子不重则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