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郑处诲《明皇杂录》:“李林甫婿郑平为省郎,见其鬓发斑白,因曰:‘上明日当赐甘露羹,郑郎饮之,能乌发。’翌曰,食之,一夕而发如黳(音yī,黑色的玉石)”唐李林甫的女婿郑平早年白发,一次吃了唐明皇所赐
源见“巢倾卵破”。喻家破国亡之祸,个人无可幸免。唐李咸用《寄题从兄坤载村居》诗:“覆巢破卵方堪惧,取次梧桐凤且栖。”连动 鸟巢倾覆,鸟蛋随之而破碎。比喻整体已毁,其中每个部分无法幸存。汉·陆贾《新语·
锄禾锄到炎热的中午,汗珠儿滴进禾下的泥土。谁知道盘中的米饭,粒粒都来自千辛万苦。 形容农民耕作辛劳,劝人爱惜劳动成果。语出唐.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西游
除掉眼中钉,喻除去有害之物。《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述宾 拔掉眼中钉。比喻除掉有害的东西。语本《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
同“黑甜”。明冯惟敏《朝天子.东村楼成》曲:“黑甜一枕到羲皇,傲然陶元亮。”【词语黑甜一枕】 成语:黑甜一枕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后因以“如堕烟雾”形容茫然不得要领或认不清方向。梁启超《读日本县志书后》:
源见“禹鼎”。谓迁都。鼎,指代国都。北魏 于子建《武德郡建沁水石桥记》:“属皇朝迁鼎,卜食漳滨,遂方割四县,在古州城置武德郡焉。”【词语迁鼎】 汉语大词典:迁鼎
源见“同时瑜亮”。谓才力并高者同时降生。清孙枝蔚《与王贻上书》:“今京口则六朝三唐名士题咏之地也……乃欲起而夺席拔帜,为千余年重开生面,譬如既生瑜,又生亮,亦天地仅事矣。”
同“东阁诗兴”。宋苏轼《次韵王定国会饮》:“何逊扬州又几年,官梅诗兴故依然。”
明末一大疑案。发生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1573-1620年在位)皇后无子,王恭妃生子常洛,为皇长子,后郑贵妃生子常洵。郑妃得宠,神宗有意立其子为嗣,故迟迟不立长子常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