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柏丸

黄柏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黄柏丸

药方名称黄柏丸

处方黄柏(去粗皮)30克黄连(去须,炒)60克 熟艾15克黄芩(去黑心)30克

制法上四味,捣罗为末。用白蜜90克炼熟,加醋30克溶化,人前药末和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痢下黄赤水,或黄赤脓,四肢烦,皮肤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日服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黄柏丸

药方名称黄柏丸

处方黄柏(去粗皮)1两,黄连(去须)1两。

制法上为末,饭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蛊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黄柏丸

药方名称黄柏丸

处方黄柏(去粗皮)2两,黄连(去须)半斤。

制法上为末,用酥拌和捣三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赤水玄珠》卷八:黄柏丸

药方名称黄柏丸

处方黄柏(蜜炙令香黄色)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下痢纯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以温浆水调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八

《圣惠》卷九十三:黄柏丸

药方名称黄柏丸

处方黄柏1两(微炙,锉),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煨大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久赤白痢,腹胀(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粥饮送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圣惠》卷三十六:黄柏丸

药方名称黄柏丸

处方黄柏1两(未),蟾酥1分,黄丹1分。

制法上为末,端午节午时合,用蒸饼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口舌疮,肿痛不止。

用法用量绵裹1丸,夜后含,有涎即吐之。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黄柏丸

药方名称黄柏丸

处方黄柏(去粗皮,炙)3分,乌梅肉(炒干)1两,熟艾(微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白滞痢及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猜你喜欢

  • 雌黄涂方

    药方名称雌黄涂方处方雌黄(研)1两,戎盐(研)1两。功能主治小儿野火丹。发遍身,斑如梅李状。用法用量上以鸡子白调,涂丹上,日3-5次。以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 姜茶散

    《续易简方》卷四:姜茶散药方名称姜茶散别名姜茶汤(《古今医鉴》卷五)。处方老生姜(切片)9克 陈细茶9克功能主治治赤白痢疾,腹痛,寒热疟疾。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续易简方》卷四《痘疹传心录》卷十七:姜

  • 天麻除风丸

    药方名称天麻除风丸处方天麻(去苗)防风(去芦头)细辛(去叶、土)藁本(去土)川芎白芷干山药黄耆(蜜炙)蝎梢(略炒,去毒)当归(洗,焙)各30克甘草24克(炙)附子15克(炮)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丸,

  • 干脂膏

    药方名称干脂膏处方射干1两,猪脂1两。功能主治瘟疫,喉闭肿痛。用法用量合煎焦,去滓,冷,噙化枣大。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芍药柏皮丸

    《宜明论方》卷十:芍药柏皮丸药方名称芍药柏皮丸处方芍药黄柏各30克当归黄连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水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湿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温水下,每日五至六次。摘录《

  • 苦参酒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苦参酒药方名称苦参酒处方苦参310克百部90克 野菊花90克凤眼草90克樟脑125克制法将前四种药装人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升,泡七天后去滓,加樟脑,溶化后备用。功

  • 琥珀通淋丸

    药方名称琥珀通淋丸别名琥珀五淋丸处方飞琥珀1钱,飞滑石2钱,木通1钱,西当归1钱,广木香1钱,川郁金1钱,萹蓄1钱。制法上为细末,后加琥珀和匀,用温沸水泛为小丸,每钱约做200粒。功能主治清热通利。主

  • 健脾胜湿汤

    药方名称健脾胜湿汤处方当归4钱,黄耆8钱,地肤子3钱(炒),茵陈3钱,黄柏3钱,蒺藜3钱(炒),荆子3钱,防风2钱,生石膏6钱,大贝3钱,苍术3钱炒,白芷2钱,五加皮3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倒睫拳毛症

  • 三棱煎圆

    药方名称三棱煎圆处方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黄色)、?,各一两。神僸(碎.炒)、麦蘖(炒),各三两。青皮(去白)、干漆(炒)、萝卜子(微炒),各二两。三棱(生.细.捣.罗为末.以酒三升,石器内熬成膏

  • 茯苓五皮散

    药方名称茯苓五皮散处方赤苓、猪苓、泽泻、腹皮、陈皮、桑皮、姜皮。功能主治水肿,脾虚泻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麻症集成》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