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高良姜粥

高良姜粥

《圣惠》卷九十七:高良姜粥

药方名称高良姜粥

处方高良姜3两(锉),羊脊骨1具(捶碎)。

功能主治脾胃冷气,虚劳羸瘦,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2味,取5升,去骨等,每取汁2大盏半,用米2合,入葱、椒、盐作粥食之;或以面煮(食不)饨作羹并得。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圣惠》卷九十六:高良姜粥

药方名称高良姜粥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粳米2合,陈橘皮半分(汤浸,去白瓤,末)。

功能主治心腹冷气,往往结痛,或遇风寒及吃生冷即痛发动。

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煎高良姜、陈橘皮,取汁1盏半,去滓,投米煮粥。空腹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食医心鉴》:高良姜粥

药方名称高良姜粥

处方高良姜6分(锉),米3合。

功能主治心腹冷结痛,或遇寒风及吃生冷即发动。霍乱,吐利腹痛。

用法用量上以水2升,煎高良姜,取1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食医心鉴》

《养老奉亲》:高良姜粥

药方名称高良姜粥

处方高良姜2两(切,以水2升.煎取1升半汁),青粱米4合(研淘)。

功能主治老人冷气,心痛郁结,两胁胀满。

用法用量上以姜汁煮粥,空心食之,日1服。

摘录《养老奉亲》

猜你喜欢

  • 既济玉关丸

    药方名称既济玉关丸处方真辰砂1两,滴乳香半两,法酒1升(以上3味用银器慢火煮令极干,刮下为末,却入附子罐内),大附子4只(生,去皮脐。作罐子,留顶盖,却将煮了辰砂等匀在附子罐内,附子肉亦入在内,有余粉

  • 快脾丸

    药方名称快脾丸处方生姜180克(洗净,切片,以飞罗面120克拌和,晒干)橘皮30克(去瓤)甘草(炙)丁香各60克(不见火)缩砂仁9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脾气久虚,不受饮食,食

  • 凉水金丹

    药方名称凉水金丹处方沉香5分,公丁香5分,甜瓜子仁5分,木香7分,儿茶7分,京牛黄2分,巴豆霜(去油,净)3钱,乳香1钱,天南星1钱,没药1钱,轻粉1钱,冰片1分5厘,雄黄1钱5分,血竭1钱5分,朱砂

  • 干柿散

    药方名称干柿散处方干柿不拘多少(焙干,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肠风脏毒,肠澼。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 皂刺大黄汤

    药方名称皂刺大黄汤处方皂刺 生川大黄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小儿脏毒便血初起,肛门肿痛者。用法用量用水、酒煎服。量小儿年岁大小,体质虚实,增减用量。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五

  • 棱术散

    药方名称棱术散处方京三棱3两(湿纸裹煨熟透,另捣),莪术2两(同上制),乌药3两(去皮),甘草3两(炙),陈皮2两(用厚朴亦可)。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夏日因食冷物,气积膈滞,或心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

  • 麻黄黄芩汤

    《活人书》卷二十:麻黄黄芩汤药方名称麻黄黄芩汤处方麻黄(去节)1两,黄芩半两,赤芍半两,甘草(炙)1分,桂枝(去皮)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头痛,身壮热无汗,鼻塞目涩,小便清。用法用量每

  • 解热镇静锭

    药方名称解热镇静锭处方陈京墨2两,儿茶1两,川黄连1两,胡黄连1两,冰片6分,麝香5分,熊胆2钱,西牛黄5分。功能主治风热痰壅,口眼歪邪,牙疳喉痹,霍乱疟痢,血热便血,臁疮肿毒,及疔毒攻心。用法用量取

  • 参茸归桂饮

    药方名称参茸归桂饮处方人参、鹿茸、当归、桂枝。功能主治疟疾,素虚人或病后、疮后、产后有汗者。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 蓖梳散

    药方名称蓖梳散处方蓖箕1具,木梳1具。制法上洗净,截一半煅,研为末。功能主治嚼虱成症,下虫不止。用法用量一半煎汤调服。摘录《医级·杂病》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