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集灵膏

集灵膏

《内经拾遗方论》卷一:集灵膏

药方名称集灵膏

处方生地 熟地各860克人参(去芦)枸杞子各5C0克麦门冬(去心)620克天门冬(去皮、心)牛膝各250克

制法上药哎咀,加水,用桑柴火熬成膏。

功能主治滋心润肺,益卫养荣。治久嗽气血俱虚,不能送痰而出者。

用法用量终日随意服之。或加当归茯神各180克,任加蜜,或加黄耆250克。

摘录《内经拾遗方论》卷一

《内经拾遗》卷一:集灵膏

药方名称集灵膏

处方生地1斤12两,熟地1斤12两,人参(去芦)1斤,枸杞子1斤,麦门冬(去心)1斤4两,天门冬(去皮心)半斤,牛膝半斤。

功能主治滋心润肺,益卫养营。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量入水,用桑柴火熬成膏。终日随意服之。

各家论述集,集聚也;灵,灵验也。集灵,集药之灵验也。

摘录《内经拾遗》卷一

《活人方》卷三:集灵膏

药方名称集灵膏

处方熟地4两,麦冬4两,枸杞子4两,牛膝3两,桂圆肉3两,黑枣肉3两,天冬2两,人参2两,黄耆2两,白术2两,陈皮1两,枣仁3两,制首乌3两,白蒺藜3两,茯神2两,地骨皮2两,贝母末2两。

功能主治不偏寒燥,有裨气血。主诸阴亏损,六阳偏炽,而成虚损痨怯,咳嗽吐血,发热内蒸。

用法用量熬膏熟蜜收冷,调贝末,顿噙化,不拘时候,用此久服。

摘录《活人方》卷三

猜你喜欢

  • 丁香温气汤

    药方名称丁香温气汤处方丁香1两,吴茱萸(汤浸,微炒)1两,桂心(去粗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黄耆(去芦)2两,白茯苓2两,人参(去芦头)1两半,半夏(沸汤泡7次)1两半,良姜1两半,白术1两

  • 内消昆布散

    药方名称内消昆布散处方昆布30克(洗去咸味)海藻30克(洗去咸味)枳壳30克(麸炒微黄,去瓤)牛蒡子15克(微炒)连翘15克防风15克(去芦头)玄参15克何首乌30克牵牛子15克(微炒)甘草15克(炙

  • 六灰丸

    药方名称六灰丸处方穿山甲3钱,羊角皮3钱,猪悬蹄甲3钱,黄角(角思)3钱,人血余3钱,刺猬(俱烧灰)3钱,牛黄1钱,麝香1钱,黄耆1两,当归1两,生地黄5钱,人参5钱,朱砂3钱(另研),雄黄2钱(另研

  • 黑发散

    药方名称黑发散处方官粉1钱3分,真蛤粉1钱3分,黄丹1钱3分,密陀僧1钱3分,石灰1钱3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乌须发。主用法用量水调搽上;如干,水洗去药,核桃油润之。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十九

  • 建中加减汤

    药方名称建中加减汤处方人参1两,甘草(炙)1两,官桂1两,白茯苓(去皮)1两,当归1两,附子(炮)1两,厚朴(生姜制)1两,龙骨3两,黄耆(锉)3两,麦门冬3两,白芍药3两,生地黄3两。制法上为末。功

  • 银翘公英汤

    药方名称银翘公英汤处方银花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2克,龙胆草10克,大黄5克,蝉衣5克,菊花10克,青葙子10克,黄连5克,黄芩8克,甘草3克,栀子10克。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退翳明目。主肝经

  • 展筋丹

    药方名称展筋丹处方人参珍珠琥珀当归冰片乳香没药三七各1.5克血竭6克麝香0.9克牛黄0.3克制法共为细末,收贮瓶中,置阴干处。功能主治活血,舒筋,止痛。治损伤局部疼痛。用法用量使用时搽擦患处。摘录《中

  • 加味防风汤

    《证治汇补》卷八:加味防风汤药方名称加味防风汤处方麻黄、防风、苍术、川芎、藁本、羌活、白芷、桔梗、芍药、甘草。功能主治升阳散湿。主风邪时疫致下痢,兼有表证者。用法用量《医略六书》本方用麻黄一钱半,苍术

  • 槐白皮汤

    《卫济宝书》卷下:槐白皮汤药方名称槐白皮汤处方槐白皮1两,桑白皮半两,紫藤香(即降真香)半两,防风半两。功能主治化毒气,散脓汁,生肌肉,止疼痛。主疽疮。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3升煎至1升半,代猪蹄汤

  • 清暑痢疾丸

    药方名称清暑痢疾丸处方黄连30克 归身75克白芍75克(炒)黄芩75克(炒)槟榔75克枳壳75克半夏60克地榆60克(炒)焦楂150克 川朴60克(炒)木香30克 熟军60克 二丑60克(炒)扁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