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除湿蠲痛汤

除湿蠲痛汤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除湿蠲痛汤

药方名称除湿蠲痛汤

别名除热蠲痛汤(《金匮翼》卷六)、除湿捐痹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6克羌活茯苓泽泻白术各4.5克陈皮3克甘草1.2克

功能主治主风湿外客,周身骨节沉重酸痛,天阴即发。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姜汁、竹沥各20~30毫升同服。

上肢痛,加桂枝威灵仙桔梗;下肢痛,加防己木通黄柏牛膝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

《准绳·类方》卷四:除湿蠲痛汤

药方名称除湿蠲痛汤

别名除热蠲痛汤、除湿捐痹汤、除湿蠲痹汤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2钱,羌活1钱半,茯苓1钱半,泽泻1钱半,白术1钱半,陈皮1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痹症,湿邪偏重,身体沉重酸痛,天阴加重或发作。风湿痛痹。

用法用量除热蠲痛汤(《金匮翼》卷六)、除湿捐痹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除湿蠲痹汤(《类证治裁》卷五)。按:《灵验良方汇编》有威灵仙桂枝

在上痛,加桂枝威灵仙桔梗;在下痛,加防己木通黄柏牛膝

摘录《准绳·类方》卷四

《便览》卷一:除湿蠲痛汤

药方名称除湿蠲痛汤

处方苍术1钱5分,羌活1钱,茯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陈皮8分,防己7分,木通7分,黄柏(盐酒炒)7分,牛膝(酒焙)8分,槟榔5分,大腹皮(酒洗)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中湿。

用法用量上水2钟,煎至1钟,临服入姜汁3茶匙。

摘录《便览》卷一

《济阳纲目》卷七十八:除湿蠲痛汤

药方名称除湿蠲痛汤

处方羌活1钱,苍术1钱,当归8分,川芎8分,白芷8分,防己8分,黄柏8分,南星8分,威灵仙6分,红花6分,桂枝5分。

功能主治湿热流注经络,四肢百节流布走痛,红肿或死血。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食远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八

猜你喜欢

  • 加味羊肝丸

    《医便》卷三:加味羊肝丸药方名称加味羊肝丸处方白乳羊肝1具(以竹刀割开,去膜,蒸熟,捣如泥),甘菊花5钱,黄连1两,防风(丢芦),薄荷(去梗),荆芥穗(去梗,净),羌活5钱,当归5钱,生地黄5钱,川芎

  • 姜附丹

    药方名称姜附丹处方生姜(切片)5两,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姜汁炒干)5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补虚助阳,消阴。主伤寒阴证,痈疽发背,心胸作痛,心腹痞闷,喉庳,颐项肿,汤水不下;及虚劳发热,咳嗽

  • 天池膏

    药方名称天池膏处方天花粉黄连各250克人参知母白术五味子各90克麦冬180克(去心)生地汁 藕汁各60毫升 人乳牛乳各250毫升生姜汁500毫升制法先将天花粉七味切片,用米泔水2.7升,入抄锅内漫半日

  • 不泻内消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不泻内消丸药方名称不泻内消丸处方橘皮96两,砂仁16两,厚朴(炙)32两,麦芽(炒)32两,山楂64两,三棱(炒)16两,神曲(炒)30两,莪术(炙)16两,枳壳(炒)64两,

  • 紫草透肌汤

    药方名称紫草透肌汤处方紫草6克防风荆芥薄荷山楂肉 桅子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治痘疹初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 苦参十二味丸

    药方名称苦参十二味丸别名苦参丸处方苦参6两,干姜6两,芎?6两,玄参5两,丹参5两,人参5两,沙参5两,白术5两,地骨白皮4两,独活4两,薏苡仁2升,蜀升麻2升。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赤葵汤

    药方名称赤葵汤处方赤茯苓、冬葵子、石韦、川泽泻、大白术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便微痛渐难,欲出不出,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7分,温服。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四

  • 夹攻饮

    药方名称夹攻饮处方大黄1两,芒消3钱,苍术3钱,制乳香2钱,瞿麦2钱,篇蓄3钱,滑石1钱,制没药2钱,木通1钱半,栀仁2钱,石膏1钱,水灯芯5茎,桔梗1钱,银花3钱,皂角刺(煨,去尖)3个。功能主治令

  • 金粒丹

    药方名称金粒丹处方雄黄1两(透明者),大朱砂1钱。制法上为细末,旋取温蟾酥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疯犬毒蛇所伤。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酒送下。注意不忌口。摘录《普济方》卷三○六

  • 桂枝加干姜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干姜汤处方桂枝1两,白芍药(一云白术)半两,干姜半两,炙甘草4钱。功能主治寒症冷结。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云岐子脉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