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粥

附子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附子粥

药方名称附子粥

处方附子7.5克(炮裂,去皮、脐)干姜30克(炮裂,锉)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冷痢,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日煮粥时纳药3~6克,空腹时食之。以愈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

太平圣惠方》:附子粥

药方名称附子粥

处方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将两药捣细,过箩为末,每取10克,与米同煮为粥。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止痛。用于寒湿痢疾、里急后重、腹中绞痛、喜按喜暖者。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

摘录太平圣惠方

《药粥疗法》:附子粥

药方名称附子粥

处方附子3-5g,干姜1-3g,粳米30-60g,葱白2根,红糖少许。

制法附子干姜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补阳,散寒止痛。主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冷痢,或因大汗出及大吐大泻引起的四肢厥逆,冷汗自出,口淡不渴,舌苔白,脉微细无力,阳气衰弱的危重病人。

用法用量先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后,加入药末及葱白、红糖,同煮为稀粥。或用附子干姜煎汁,去滓后,下米、葱、糖一并煮粥。每日分2次,温热食用,一般以3-5天为1疗程。

注意附子有小毒,煮粥时应选用制附子,且从小剂量开始为妥。对于热证实证的病人,不可服食。

摘录《药粥疗法》

《圣惠》卷九十六:附子粥

药方名称附子粥

处方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干姜1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冷痢,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煮粥,纳药1钱食之。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猜你喜欢

  • 内消沃雪汤

    药方名称内消沃雪汤处方青皮陈皮乳香没香连翘黄耆当归甘草节白芷射干天花粉穿山甲贝母白芍药金银花皂角刺各2.4克木香1.2克大黄6克功能主治治发背,五脏内痈,尻臀诸肿,大小肠痈,肛门脏毒初起,但未出脓,坚

  • 温精汤

    药方名称温精汤处方人参白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各3克肉桂1.2克木香0.9克 小茴2.4克 玄胡香附各1.2克功能主治治小腹疼痛,喜温喜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 菜油饮

    药方名称菜油饮处方陈久菜油3大杯。功能主治一切疮毒重症。用法用量1时饮尽。并以菜油煎葱白至黑色,趁热旋涂患处。摘录《普济良方》卷二

  • 桂枝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桂枝汤药方名称桂枝汤处方桂枝、芍药,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功能主治伤寒中风病头痛发热汉出恶风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 补络补管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补络补管汤药方名称补络补管汤处方生龙骨30克(捣细)生牡蛎30克(捣细)萸肉30克(去净核)三七6克(研细,药汁冲服)功能主治主咳血、吐血,久不愈者。服后血犹不止者,加赭石细末

  • 催生萆豆膏

    药方名称催生萆豆膏处方萆麻4粒(去皮),巴豆2粒(去皮)。制法上烂研。功能主治难产,救不可者。用法用量贴脐中。才产后便去之,以蛤粉扑脐中。摘录《产宝诸方》

  • 老鸡丸

    药方名称老鸡丸处方胡黄连1两,银柴胡1两,人参1两,黄耆1两,熟地1两,川芎1两,远志1两,肉苁蓉1两,秦艽1两,甘草1两,当归1两,山药5钱,白术5钱,五味5钱,天冬1两2钱,麦冬1两2钱。制法上为

  • 解劳散

    药方名称解劳散处方白芍药1两半,柴胡(去苗)1两,鳖甲(醋浸,炙黄)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半两(炙),赤茯苓(去皮)半两。功能主治虚劳,积气坚硬,噎塞,胸胁引背彻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 保活丸

    药方名称保活丸处方猪苓5钱,泽泻5钱,白术5钱,茯苓5钱,山楂5钱,香附5钱,陈皮5钱,青皮5钱,益智5钱,草果仁5钱,小茴香5钱,神曲5钱,桂皮4钱,木香4钱,藿香4钱,甘松4钱。制法上以蜜1两,生

  • 金素丹

    药方名称金素丹别名黄灵丹、金素膏处方生明矾6钱,枯白矾3钱,雄黄2钱。制法上为细末,贮瓶内勿令染尘。功能主治一切痈疽,死肉不去,新肉不生。用法用量黄灵丹(《验方新编》卷十一)、金素膏(《内外科百病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