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追风散

追风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一两)石膏(另研.一两)防风(去芦.一两)甘草(炙.二两) 白僵蚕(炒.去丝.二两)全蝎(去尾.二两)荆芥(二两)川芎(一两)麝香(另研.一两)

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疼目眩,鼻塞声重,皮肤瘙痒,口角牵引,妇人血风,及一切头风并治之。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服临卧,茶汤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川乌(去皮脐)、附子(去皮脐)、白附子白花蛇(酒浸.去皮骨)、丹砂(研),各一两。蝎稍、麝香(研),各三分。腻粉(研.一分)、南星(去脐.一两)。

炮制上并生用,捣罗六味为细末,入别研药和匀,磁盒收。

功能主治治一切急风,角弓反张,四肢抽掣,牙关紧急,骨节疼痛,及破伤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一钱,豆淋酒或煎葱白酒下。口噤者用少药揩牙即开,为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尖)、防风(去芦.叉)、川芎(洗)、白僵蚕(去丝.嘴.微炒)、荆芥(去梗)、石膏(煅.烂研)、甘草(炙),各一两。白附子(炮)、羌活(去芦.洗)、全蝎(去尾针.微炒)、白芷天南星(炮)、天麻(去芦)、地龙(去土.炙),各半两。乳香(研)、草乌(炮.去皮.尖)、没药(细研)、雄黄(细研),各一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年深日近,偏正头痛。又治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痛,头眩目晕,心忪烦热,百节酸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及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并皆治之。常服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入好茶少许同调,食后及临睡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僵蚕(去丝.嘴.炒)、全蝎(微炒)、甘草(炙)、荆芥,各二两。川乌(炮.去皮脐)、防风(去芦.叉)、石膏(研),各四两。川芎三两,麝香(研)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年深日近,偏正头痛。又治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痛,头眩目晕,心忪烦热,百节酸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及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并皆治之。常服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好茶调下,食后,临卧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尖)防风(去芦、叉)川芎(洗)白僵蚕(去丝、嘴,微炒)荆芥(去梗)石膏(煅、研)甘草(炙)各30克 白附子(炮)羌活(去芦,洗,锉)全蝎(去尾针,微炒)白芷天南星(炮)天麻(去芦)地龙(去土,炙)各15克乳香(研)草乌(炮,去皮,尖)没药(细研)雄黄(细研)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邪,清头目,利咽膈,化痰涎。治新久偏正头痛,头晕目眩,心悸烦热,百节酸疼,鼻塞声重,项背拘急,或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入好茶少许同调,食后及临睡前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瑞竹堂经验方》卷三: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贯众鹤虱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牙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川椒50粒,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乘热漱口,吐去药。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三

普济方》卷五十三: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藜芦雄黄川芎白芷石菖蒲全蝎藿香薄荷鹅不食草(无则可加龙脑少许)苦丁香各等分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耳聋闭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鼻中。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三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追风散

药方名称追风散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草乌僵蚕全蝎附子南星天麻白芷川芎羌活防风荆芥石膏甘草地龙(去土)乳香没药雄黄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搜风化痰,通络止痛。治偏正头痛,痛连于脑,有牵引感,发则目不能睁,眩晕不能起床。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入好茶少许,临卧时开水调服。

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猜你喜欢

  • 备急羊蹄根涂方

    药方名称备急羊蹄根涂方处方羊蹄根、草乌头。功能主治一切风癣及诸般癣瘙痒,搔之不已。用法用量净拂多人行砖,上滴好醋,先磨草乌头约1分,次磨羊蹄根2分,爬令发痒,以指点药抹之,仍吃煮肾散相为表里。摘录《圣

  • 加味救肺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加味救肺散药方名称加味救肺散处方麦冬(去心)人参黄耆(炙)郁金五味子当归(酒洗)白芍药(酒炒)川贝母(去心,研)甘草(炙)马兜铃功能主治治小儿劳伤,无热,咳嗽痰中带血。用法用量水

  • 丁香柿蒂竹茹汤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竹茹汤别名丁香柿蒂汤处方丁香3粒,柿蒂3钱,竹茹3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大病后,中焦气塞,下焦呃逆。用法用量丁香柿蒂汤(《医学集成》卷二)。各家论述大病后,五脏皆伤,升降失常,故令中焦

  • 官桂汤

    药方名称官桂汤处方广陈皮8分,厚朴1钱,肉桂5分,制半夏1钱,干姜5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缢死救醒后,以此方调理。用法用量水煎服,与粥饮之。摘录《沈氏经验方》

  • 补肝抑肺汤

    药方名称补肝抑肺汤处方玄参8钱,当归4钱,川芎2钱,生地3钱,石斛3钱,胡黄连3钱,黄芩3钱,葶苈子5钱,木贼2钱,茺蔚子4钱,甘草1钱,田三七5分。功能主治逆顺障症。用法用量水煎,田三七为末冲服。摘

  • 柳皮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柳皮膏药方名称柳皮膏处方柳白皮3千克 楸皮3千克木通600克枳壳300克皂荚600克木香末90克制法上药细锉,以水48升,煮取汁6升,去滓,移于小锅子中,下木香,煎至4.2升去

  • 五灵脂丸

    药方名称五灵脂丸处方五灵脂15克 马牙消15克木香7.5克(末)阿魏7.5克硼砂15克水银7.5克 腻粉7.5克朱砂7.5克 桂心7.5克(末)青礞石15克制法上药同研令水银星尽,炼蜜和丸,如酸枣大。

  • 扶羸方

    药方名称扶羸方处方甘草(炙)1两,干姜1两,人参1两,芎?1两,生姜1两,桂心1两,蟹爪1两,黄芩1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下胎。主虚弱人欲去胎。用法用量《医统》有桃仁,无生姜。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三

  • 二皂饮

    药方名称二皂饮处方肥皂子(独核者)20粒,皂角子30粒,苦参1两,金银花1两。功能主治杨梅疮。用法用量河水1碗半,井水1碗半,煎1碗,露1宿,次早空心热服,其毒自消。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引沈员峤方

  • 千里光明汤

    药方名称千里光明汤处方青木香黄连黄柏黄耆荆芥防风苦参苍耳子蛇床子羌活升麻麻黄甘草各15克鸡肠草(焙)冬青叶(焙)功能主治治杨梅疮毒邪陷伏,延溃不能杜绝,手足心皮干枯类似白鹅掌风,筋骨疼痛,并起风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