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龙丹

赤龙丹

女科百问》卷上:赤龙丹

药方名称赤龙丹

处方禹余粮(煅)、乌贼骨、鹿茸(酒炙)、龙骨干姜当归石燕子(煅)、阿胶(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崩漏不止,余血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酒送下,艾醋汤亦得。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永乐大典》卷九七八引《赵氏家传》:赤龙丹

药方名称赤龙丹

处方牛黄1钱,龙胆1钱,犀角(末)半两,腊茶半两,大黄(绵文者,切作片子,湿纸煨熟,焙干)半两,五灵脂(水飞,研细,焙干)半两,麝香1钱半,朱砂1两(细研,1半入药,1半为衣)。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磨刀水化下。

摘录《永乐大典》卷九七八引《赵氏家传》

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郑愈方:赤龙丹

药方名称赤龙丹

处方大宣连(巴豆炒焦香)1两,吴茱萸(炒)1两。

制法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绿豆大,黄丹为衣。

功能主治冷热痢。

用法用量每服1丸,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白姜汤送下,水泻痢,陈米饮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郑愈方

猜你喜欢

  • 解毒利湿汤

    药方名称解毒利湿汤处方银花31g,炒苡仁31g,生黄耆3g,连翘15g,茯苓15g,汉防己12g,猪苓12g,泽泻12g,桂枝9g,甘草3g。功能主治剥脱性皮炎。用法用量水煎,内服。发痒,加蛇床子、僵

  • 茯苓杏仁煎

    药方名称茯苓杏仁煎处方茯苓4两,杏仁4两,橘皮3两,苏子1升(碎),甘草3两(炙),芍药4两,白前3两,五味子3两,生姜汁5合,蜜6合,竹沥2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气满胸急。用法用量以水9升,先煮诸药

  • 寒水膏

    药方名称寒水膏别名寒水石膏处方寒水石2两(为末,谓之软石膏,明者,择明月盈夜,埋地中露天3日夜,薄土盖,捐其月华,取出不见火,研),清麻油1两,黄蜡1两,黄丹1两,枫香2两。制法上依前法,熬成稀膏,提

  • 化毒生肌散

    药方名称化毒生肌散处方黄柏9克(炒,为末)轻粉1.5克儿茶9克冰片1.5克麝香0.9克白薇9克(炒,为末)蚯蚓粪9克 炒铅粉9克 炒乳香6克(出油)潮脑9克制法各为末,和匀。功能主治治产门外生疮,久久

  • 人参当归汤

    药方名称人参当归汤别名人参当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处方人参当归麦门冬桂心 干地黄各3克大枣20个粳米15克 谈竹叶6克 芍药12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清热除烦。治妇女产后血气亏虚,内热心烦,呼

  • 六郁汤

    《医学正传》卷二:六郁汤药方名称六郁汤处方陈皮,(去白)3克半夏(汤泡七次)苍术(米泔浸)抚芎各3克 赤茯苓栀子(炒)各2.1克香附6克甘草(炙)1.5克砂仁(研细)1.5克功能主治治诸郁。用法用量上

  • 必效丹

    《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张涣方:必效丹药方名称必效丹处方川黄连2两,大枣半升,干姜1两,矾半两。制法瓦器盛,泥盐固济,留一窍,木炭火烧,烟息为度,取出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血痢频并。用法用量

  • 玄胡散

    药方名称玄胡散处方玄胡索30克朴消0.9克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泻热通便。治尿血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赤水玄珠》卷九

  • 辰砂茯神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辰砂茯神膏药方名称辰砂茯神膏处方酸枣仁(净.去壳)、代赭石(烧.醋淬.研)、乳香(炙.别研),各一两;茯神(去木)一两半,朱砂(研飞)半两,麝香(研)一钱。性状此药

  • 七星丸

    药方名称七星丸处方水银10克(或红粉10克)大风子仁20克 核桃仁20克制法将三药放入小石臼内(不碰铁器),捣烂如泥,不见水银为度。匀分搓成7丸。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治疥疮。用法用量每晚临睡前取1丸搓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