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芍药丸

赤芍药丸

普济方》卷三○九: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芍药1两(用赤的),好乳香半钱,接骨木半两,川当归1两,川芎1两,自然铜1两。

制法上为末,用黄蜡4两溶,入前药末,搅令匀,候温软,众手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打伤筋骨,或内剉,或伤损折,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法中接骨方用川乌草乌各1两,为末,用姜汁调作卷子,贴损处,又将绵缚定。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圣惠》卷八十四: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3分,桂心1分,柴胡半两(去苗),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可思饮食,食即不消。

用法用量2岁以上服3丸,粥饮化下;4-7岁服7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鸡峰》卷十五: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半两,艾叶半两,附子半两,干姜半两,陈皮1两,当归1两,川芎3分,甘草3分,吴茱萸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虚腹胁(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或醋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五

《圣惠》卷八十八: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别名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半两,赤茯苓半两,柴胡半两(去苗),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丁奚,虽食不生肌肉,腹大,食不消化。小儿寒热久不解,仍不能食饮,苦食不消,哺露坚痞腹大,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芍药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五十八: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半两,桂心半两,羌活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川芒消1两,槟榔1两,大麻仁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小便难,脐腹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以温水送下,晚再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惠》卷四十八: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桔梗1两(去芦头),细辛1两,桂心1两,木香1两,干姜1两(炮裂,锉),槟榔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疝,心腹(疒丂)刺疼痛,胁下满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热酒送下,日4-5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四十三: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当归1两(锉,微炒),白术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干姜3分(炮裂,锉),人参3分(去芦头),肉豆蔻半两(去瓤),雄雀粪半两(微炒),郁李仁1两半(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痛胀满,脐下有积聚,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五十五: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朱砂半两(细研),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桂心1两。

制法上为末,入朱砂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尸鬼疰,中恶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暖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半,大黄1两半(锉,炒),吴茱萸1两半(汤洗,焙,炒),干姜1两半(炮),厚朴1两半(去粗皮,生姜汁炙,锉),细辛1两半(去苗叶),牡丹(去心)1两半,芎?2两,当归(炒,切)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涂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调,或多或少,脐下块结,痛如锥刺,不治即成劳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久冷劳可服至40丸,空心酒送下。觉暖即减丸数。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惠》卷八十八: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半两,柴胡半两(去苗),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桂心1分,赤茯苓半两,诃黎勒皮半两,木香1分,槟榔半两,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伤饱,心胸妨闷,胁下或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半,苦参3两,黄芩1两(去黑心),山栀仁1两,车前子1两(微炒),瞿麦穗1两,冬葵子(炒令香)1两半,大黄(炒)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脏劳热,久积毒气,小肠气癃结,少腹急,小便淋沥,白浊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夜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2两,熟干地黄2两(焙),紫苏子(微炒)2两,贝母1两半(去心),桑寄生1两半,人参1两半,鳖甲1两半(去裙襕,醋炙),当归1两半(切,焙),芎?1两半,苦参1两,诃梨勒1两(煨,去核),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室女禀受怯弱,月水不调,或来或止,身体疼痛,时有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赤芍药丸

药方名称赤芍药丸

处方赤芍药1两1分,桂(去粗皮)1两,瞿麦(取穗)3分,大黄(锉,炒)1两半,槟榔2两(锉),当归2两(切,炒),羌活(去芦头)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风气壅结,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猜你喜欢

  • 茯神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茯神汤药方名称茯神汤处方茯神(去木.四两)、独活(四两)、黄蓍(五两)、远志(去心.五两)、防风(五两)、生姜(三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当归(一两)、牡蛎

  • 二顺散

    药方名称二顺散处方猪苓1两,泽泻1两,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炙)1两,桂1两,干葛1两,杏仁(去皮尖)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伏热中暑,霍乱吐泻,烦闷燥渴,小便赤色,便血肚疼。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

  • 子芩防风散

    药方名称子芩防风散处方条芩(酒炒)防风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肝经风热,以致血崩、便血、尿血、血淋。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摘录《医级》卷九

  • 军门立效散

    《疡医大全》卷二十:军门立效散药方名称军门立效散处方甘草节(1.6厘米长)9段 川椒30粒天花粉15克皂角刺9克功能主治治乳痞。用法用量上药用酒、水同煎,临服加去油乳香末3克冲服。摘录《疡医大全》卷二

  • 化沙汤

    药方名称化沙汤处方熟地2两,山茱萸1两,甘草2钱,泽泻3钱,车前子3钱。功能主治肾火煎熬而成砂石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痢症散

    药方名称痢症散处方广木香2钱,沉香1两,肉蔻霜2钱,黄连2钱,枯矾2钱,厚朴2钱,赤石脂1两半。制法混合研细,成净粉85~90%即得。功能主治赤白久痢,腹痛热滞。用法用量每服1-2钱。注意痢症初起者忌

  • 玄附汤

    药方名称玄附汤处方玄胡索(炒,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30克木香(不见火)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助阳祛寒,理气止痛。治七疝,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自汗,大腑滑泄。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22

  • 百合二母汤

    药方名称百合二母汤处方百合1钱,知母1钱,贝母(去心)1钱,麦冬1钱,白茯苓8分,天花粉8分,前胡8分,陈皮(炒)7分,白术7分,黄芩7分,桔梗7分,五味子9个,生地(酒炒)5分,甘草5分。制法上锉。

  • 炒黄面

    药方名称炒黄面处方白面1斤(炒令焦黄)。功能主治泄痢肠胃不固。用法用量每服1匙头,空心温水调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补益猪肾丸

    药方名称补益猪肾丸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黄耆(切,酒浸,焙)1两,牛膝(切,酒浸,焙)1两,肉苁蓉(切,酒浸,焙)半两,黄蜡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3分,白蒺藜(炒)3分。制法上药除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