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豆豉膏

豆豉膏

幼幼新书》卷五:豆豉膏

药方名称豆豉膏

处方黑豆10克田螺19个 葱1大把

功能主治主初生小儿肚膨脐肿。

用法用量捣烂,巴蕉汁调,贴脐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五

《鸡峰》卷二十二:豆豉膏

药方名称豆豉膏

处方豆豉不以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灸疮,烧伤,臭气所伤,肿痛者。

用法用量油调,涂疮上。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幼幼新书》卷五引茅先生方:豆豉膏

药方名称豆豉膏

别名二豆汤、二豆散

处方豆豉半两,天南星半两,白敛半两,赤小豆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脐风。小儿脐突。

用法用量二豆汤(《医统》卷八十八)、二豆散(《赤水玄珠》卷二十五》。

摘录幼幼新书》卷五引茅先生方

幼幼新书》卷五引《惠眼观证》:豆豉膏

药方名称豆豉膏

别名葱涎膏

处方黑豆1杓,田螺19个,葱1大把。

制法捣烂,芭蕉汁调。

功能主治初生儿不小便,中脐风,撮口,肚膨胀,脐肾肿。

用法用量贴脐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五引《惠眼观证》

猜你喜欢

  • 四仁粥

    药方名称四仁粥处方白果仁 甜杏仁各1份 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 鸡蛋1个制法将上4味药共研成末,每次取20克,加鸡蛋1个煮1小碗。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适用于中老年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清晨空腹食,连用半年。摘

  • 炊饼丸

    药方名称炊饼丸处方鳖甲、龟板、侧柏叶、半夏、瓜蒌仁、黄连、黄柏。制法炊饼为丸。功能主治退实热虚劳湿痰。主积痰。摘录《不居集》下集卷八

  • 菝(艹吉瓜)散

    药方名称菝(艹吉瓜)散处方菝(艹吉瓜)(锉)1两,桑螵蛸(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龙骨1两,韭子半两(微炒),桂心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妇人虚冷,小便滑数。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

  • 归魂丸

    《圣济总录》卷一七○:归魂丸药方名称归魂丸处方金箔15片(研),丹砂1分(研),腻粉1分(研),牛黄1分(研),青黛1分(研),白僵蚕1分(炒),蝉壳1分(去土),白附子1分(炮),干蝎1分(全者,炒

  • 龙连膏

    药方名称龙连膏处方黄连4两(洗净,锉,用水4盏慢火熬成膏,去滓),蜜1斤(慢火熬令得所,却入黑膏子熬),黄丹少许,龙涎粉1两。制法上将先前药膏,熬后入粉,再用半盏水研细,倾入蜜药膏在内,慢火熬,用篦子

  • 椒附汤

    《百一》卷六:椒附汤药方名称椒附汤处方川椒(去目)、干姜(生用)、附子(去皮脐,生用)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骤然腹痛注下,或滑肠频并,多有冷沫。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椒附丸”(见《魏氏家藏

  • 阿魏万灵膏

    药方名称阿魏万灵膏处方真芝麻油2斤4两(浸后药,春5、夏3、秋7、冬10日),当归1两,川芎1两,防风1两,白芷1两,肉桂1两,木鳖仁49粒,蓖麻仁25粒,巴豆仁49粒,穿山甲7大片,槐枝30寸,柳枝

  • 干葛半夏生姜汤

    药方名称干葛半夏生姜汤处方干葛、半夏、生姜。功能主治阳明壮热,目痛鼻干,呕吐;及太阳阳明合病,下利呕吐;又治得汤反剧,属上焦呕吐者。用法用量加陈皮、茯苓。水煎,入姜汁温服。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 五德丸

    药方名称五德丸处方补骨脂120克(酒炒)吴茱萸(制)160克木香60克干姜(炒)120克五味子(或用面炒肉豆蔻代之,或用乌药亦可)60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肾虚寒,飧泄

  • 结毒擦药

    药方名称结毒擦药处方水银1两5钱,生大黄1钱,大腹皮(炒)1钱,胆矾1钱,轻粉1钱2分,甘草、番打麻6分(患重者加3分)。制法上为细末,用真麻油作48丸。功能主治结毒。用法用量每日早、午、晚共享12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