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脾散

调脾散

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续易简方》: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苍术(米泔浸1宿,冬浸2宿,锉,焙干,炒赤色,秤)8两,厚朴(去皮,姜汁炒)5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少有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烧盐汤点7分盏服。或用水1盏,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7分,食前服,或作锉散。可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续易简方》

《急救仙方》卷六: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三棱1两,莪术1两,麦芽半两,胡椒2钱,缩砂3钱,川芎2钱,茴香2钱,甘草3钱,青皮3钱,陈皮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顺经调气。主妇人肺经有病,热气上冲,经气行时,血反上行而吐者。

用法用量米饮调下。

摘录《急救仙方》卷六

《幼科直言》卷四: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白术、炒白芍、白茯苓陈皮甘草木香砂仁、官桂、麦芽

功能主治温脾胃。主小儿虚寒作泻,或伤冷乳即作渴,泻青白色,或腹痛,或兼吐乳食。

用法用量生姜1片,大枣1个,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种痘新书》卷三: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白术7钱,茯苓7钱,白芍5钱,神曲5钱,炙草3钱,香附3钱,厚朴3钱,木香3钱,砂仁5钱,莲子5钱,诃子肉5钱,苡仁5钱,楂肉5钱,豆蔻(去净油)5钱,陈皮4钱。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制肝行气。主小儿痘疮虚寒泄泻,粪清白而无声,小便清白,泻时滑溜而不自知,或溏泄者。

用法用量米清汤送下。

虚甚者,加人参

摘录《种痘新书》卷三

《幼科指掌》卷三: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白术、白茯苓陈皮防风木通荆芥穗、甘草稍、当归川芎、怀生地、黄芩连翘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胎毒热在胸膛,啼声引努力气,伤人根本,脐突虚肿,按之有声,软而不痛者。

用法用量每用以半匙乳汁和饮少许。

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猜你喜欢

  • 醴泉饮

    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醴泉饮药方名称醴泉饮处方生山药(一两) 大生地(五钱)人参(四钱)玄参(四钱) 生赭石(轧细.四钱)牛蒡子(炒.捣.三钱)天冬(四钱)甘草(二钱)功能主治治

  • 安胃和脾散

    药方名称安胃和脾散处方净苍术2两(用生姜2两,切作片子,一同捣烂,炒黄色),厚朴(去粗皮,同前治),小枣儿24个(去核,焙干),白术(去芦)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广术(煨,锉)半两,青皮(去白)半

  • 膈毒丸

    药方名称膈毒丸处方郁李仁(去皮)1分,黑牵牛(炒)1分,大戟1分,甘遂1分,牛黄(研)1钱,乳香(研)1钱,麝香(研)半钱,龙脑(研)半钱。制法上为末,同研匀,用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伤寒结

  • 三黄圆

    药方名称三黄圆处方黄连(去须.芦)、黄芩(去芦)、大黄(煨),各十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

  • 静待汤

    药方名称静待汤处方白芍3钱,当归3钱,茯苓5钱,柴胡5分,甘草1钱,白芥子1钱,丹皮2钱,枣仁1钱。功能主治拂逆之症,火郁不得舒,躁急,不可一刻停留。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 寄生防风汤

    药方名称寄生防风汤处方独活川芎芍药(炒黄)桂心续断生姜桑寄生各1.8克当归防风各2.4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产后风邪头眩,腰痛不可转侧,四肢沉重,行步艰难。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一

  • 竹叶柳蒡汤

    药方名称竹叶柳蒡汤处方西河柳15克荆芥穗蝉蜕薄荷甘草知母(蜜炙)各3克 炒牛蒡子葛根各4.5克玄参6克麦门冬9克竹叶30片功能主治透疹解毒,清宣肺胃。治痧疹透发不出,咳嗽喘急,烦闷躁乱,咽喉肿痛。用法

  • 内补黄耆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内补黄耆汤药方名称内补黄耆汤处方黄耆当归芍药 干地黄半夏各9克茯苓人参桂心远志麦门冬甘草五味子白术泽泻各6克干姜12克大枣30枚制法上十六味,哎咀。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治妇人气血两

  • 安乐散

    药方名称安乐散处方人参4分(党参用1钱5分),麦冬1钱5分,归身1钱5分,甘草3分,通草8分,滑石1钱,细辛3分,灯心5分。功能主治妇人子淋,属肾虚热不能司化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大生要旨》卷二

  • 放杖丸

    药方名称放杖丸别名威灵仙丸处方威灵仙。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宣通五脏。主肾脏风毒积滞,腰膝沉重。腹内冷滞,心膈痰水久积、症瘕痃癖气块,膀胱冷脓恶水,腰膝冷痛,腰脚肿痛麻痹。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