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肝细辛散

补肝细辛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补肝细辛散

药方名称补肝细辛散

处方细辛7.5克桃仁23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23克(去芦头)当归23克(锉,微炒)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3克(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3克(去芦头)柏子仁4克 芎藭23克木香23克 白茯苓23克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桂心23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眼科菁华》卷下:补肝细辛散

药方名称补肝细辛散

处方青葙子、人参茯苓、熟地黄五味子菟丝子、茺蔚子车前子、泽泻细辛防风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虚积热,而成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煎服。

摘录《眼科菁华》卷下

《圣惠》卷三:补肝细辛散

药方名称补肝细辛散

别名细辛

处方细辛1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3分(去芦头),当归3分(锉,微炒),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柏子仁半分,芎?3分,木香3分,白茯苓3分,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焙),桂心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用法用量细辛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摘录《圣惠》卷三

猜你喜欢

  • 大安汤饮子

    药方名称大安汤饮子处方白术、茯苓、条芩、砂仁、桑寄生、当归、甘草。功能主治怀妊六月,觉胎气不安,或胀满,或微动,或胎动不安。用法用量上剂作2帖,水煎温服,6日1服。摘录《宋氏女科》

  • 丁术汤

    药方名称丁术汤处方丁香、白术、人参、甘草。功能主治妊娠体困肢懒,或眩晕嗜卧,恶心呕吐,浆粥不入,甚至恶寒发热者。摘录《妇科玉尺》卷二

  • 疮毒化毒散

    药方名称疮毒化毒散处方乳香3钱,没药3钱,赤芍3钱,花粉3钱,川军3钱,元连3钱,甘草3钱,绿豆面3钱,白芷3钱,贝母6钱,冰片5分,雄黄8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后兑冰片、雄黄,再共为细未调匀,贮瓷瓶内

  • 槐胶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槐胶丸药方名称槐胶丸处方槐胶(以酒化为膏)2两,牛黄(别研)半两,麝香(别研)半两,羚羊角(镑)1两,石龙子(炙焦,别研)1枚,蜈蚣(微炙,别研)5枚,丹砂(研)半两,干蝎(微炒

  • 赤石脂汤

    姜春华方:赤石脂汤药方名称赤石脂汤处方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功能主治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 柴葛安胎饮

    药方名称柴葛安胎饮处方柴胡8分,葛根8分,青黛8分,石膏1钱5分,升麻5分,栀子1钱,知母7分,葱白3根。功能主治孕妇热病,骨节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有痰,加竹沥1小杯,姜汁2匙。摘录《胎产心法》卷上

  • 绀雪丹

    药方名称绀雪丹处方六月雪根(烧灰存性)不拘多少冰片量加制法上药共研极细。功能主治治一切目疾,及翳膜遮睛。用法用量点眼。加熊胆少许更妙。摘录《经目屡验良方》

  • 栀子厚朴汤

    药方名称栀子厚朴汤处方栀子9个(劈)厚朴12克(炙,去皮)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功能主治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 乌蛇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蛇膏药方名称乌蛇膏处方吴茱萸、独活、细辛、白僵蚕(去丝.嘴.炒)、半夏、蜀椒(去目.炒)、防风、赤芍药、当归、桂心、川芎、香白芷,各半两;乌蛇、黄蜡,各二两;干蝎

  • 苦柚饮

    药方名称苦柚饮处方苦柚皮。功能主治妊妇恶阻,呕吐不食,头晕不敢行步。用法用量浓煎汤,饮数盏而愈。呕甚者,加姜汁。摘录方出《准绳·女科》卷四,名见《卫生鸿宝》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