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蔓荆散

蔓荆散

《得效》卷十六:蔓荆散

药方名称蔓荆散

别名小洗肝散

处方土瓜根、蔓荆子荆芥甘草栀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目赤肿涩痛,多泪。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先熏后服,食后用之。

摘录《得效》卷十六

《圣惠》卷二十二:蔓荆散

药方名称蔓荆散

处方蔓荆子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山茱萸半两,麻黄3分(去根节),旋覆花3分,甘菊花3两,芎?3分,莽草3分(微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头面风,皮肤不仁,头疼心闷,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李氏医鉴》卷二:蔓荆散

药方名称蔓荆散

处方蔓荆子麦冬、桑白皮甘草升麻木通菊花、赤茯苓前胡赤芍

功能主治风热壅塞,气滞不通,因热聚脓,耳出腥脓。

用法用量为散服。

摘录《李氏医鉴》卷二

猜你喜欢

  • 银翘散加减方

    药方名称银翘散加减方处方银花12克,连翘12克,桔梗9克,薄荷3克,荆芥6克,公英12克,竹叶9克,炙桑皮9克,甘草5克,芦根15克,桑叶12克,菊花9克,木通3克,黄芩9克,胆草6克。功能主治疏风清

  • 苦葶苈汤

    药方名称苦葶苈汤处方苦酒1升半,苦葶苈1合,生艾汁半升。功能主治伤寒7-8日,热盛不解。用法用量上同煎至6合,作2服。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 金衣祛暑丸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金衣祛暑丸药方名称金衣祛暑丸处方藿香4两,香薷4两,苏梗叶4两,白术1两(土炒),苍术2两(炒),厚朴2两5钱(姜炒),桔梗1两,扁豆2两5钱(炒),陈皮2两5钱,茯苓4两,白芷

  • 蚕灰散

    《鸡峰》卷十五:蚕灰散药方名称蚕灰散处方蚕纸灰2两,茶笼内箬叶(烧灰)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崩中漏下。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下。摘录《鸡峰》卷十五《鸡峰》卷二十四:蚕灰散药方名称蚕灰散处

  • 导赤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导赤散药方名称导赤散处方生干地黄、木通、甘草(生),各等分。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心经内虚,邪热相乘,烦躁闷乱,传流下经,小便赤涩淋涩,脐下满痛。用法用量

  • 加减千金思食丸

    药方名称加减千金思食丸处方乌梅肉1两,干生姜1两,小麦糵2两,神曲2两(并炒),缩砂仁半斤,甘草(炙)半斤,橘红半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脾胃病。用法用量每服1-2丸,米饮嚼下,

  • 硼砂圆

    药方名称硼砂圆处方麝香一两(研),硼砂(研)、甘草(浸汁.熬膏),各十两;牙硝(枯研)二两,梅花脑(别研)三分,寒水石(烧通赤红)五十两。炮制上为末,用甘草膏子和搜,每两作四百圆。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

  • 犀角桔梗汤

    药方名称犀角桔梗汤处方黄耆石斛天冬麦冬百合山药犀角通草桔梗黄芩杏仁秦艽功能主治治肺热伤阴,足痿不能行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

  • 枯矾

    药方名称枯矾处方枯矾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愈,疗程较短,未愈者,也有好转。用法用量用时,先按前法常规消毒后,再

  • 刺五加浸膏

    药方名称刺五加浸膏来源为刺五加经加工制成的浸膏。性状为黑褐色的稠膏状物;气香,味微苦、涩。炮制取刺五加1000g,粉碎成粗粉,加7倍量的75%乙醇,连续回流提取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