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芒消丸

芒消丸

医心方》卷二十引《承祖方》:芒消丸

药方名称芒消丸

处方芒消3两,大黄3两,杏仁3两。

制法上各别捣治,先末大黄芒消下从后,捣杏仁子令如膏,乃合三物,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热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2丸,日2次。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引《承祖方》

《圣惠》卷八十四:芒消丸

药方名称芒消丸

处方芒消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代赭半两,甘遂1分(微炒),杏仁10粒(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痰实,往来寒热,不欲饮食,肌体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丸,空心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猜你喜欢

  • 良附苏陈汤

    药方名称良附苏陈汤处方良姜10克,香附10克,苏梗10克,陈皮5克,佛手5克,香橼皮10克,炒川楝子10克,延胡索5克,煅瓦楞子10克,乌贼骨10克,马尾连5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宣通阳气。主寒邪犯胃

  • 杜翰林枳实丸

    药方名称杜翰林枳实丸处方枳实(麸炒)1两,赤茯苓1两,人参1两,槟榔1两,白术半两,黑牵牛8两(一方加木香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老人及虚家风气痰实,腹肋有妨,诸饮癖积。

  • 后喘汤

    药方名称后喘汤处方天冬7分,甘草7分,槟榔分半,桔梗分半,山栀分半,大黄6分,黄芩3分,桑皮3分半,知母4分。功能主治疹后喘急。用法用量水煎,温服,不拘时候。摘录《仙拈集》卷三

  • 穿山甲散

    《古今医统》卷八十三:穿山甲散药方名称穿山甲散处方穿山甲(灰炒燥)鳖甲(醋炙)赤芍药大黄(炒)干漆(炒令烟尽)桂心各30克川芎芫花(醋炒)当归各15克麝香0.3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再入麝香研匀。功能主

  • 茯苓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茯苓饮药方名称茯苓饮处方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防风(去叉)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生姜半两,甘草1分(炙)。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心中烦

  •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处方黄芪60克,当归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枣10克,威灵仙12克,川山甲6克,防风12克,蜈蚣2条,生姜10克,羌活12克。功能主治补卫气,通经络,

  • 白附丸

    《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白附丸药方名称白附丸别名真珠膏、人参丸处方白附子(生)2个,天南星(炮)半两,全蝎37枚,人参2钱,白僵蚕(麸炒)14个,朱砂1钱,脑、麝、乳香各少许。制法上为末,炼蜜

  • 冰雪饮子

    药方名称冰雪饮子处方糯米不计多少。制法立冬日净淘,水浸,置北墙阴下,至立春日取以为粉。功能主治解暴暑。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汲水调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 凉血饮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凉血饮药方名称凉血饮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黄连1钱,生地1钱,川芎1钱,当归1钱,槐角1钱,黄芩1钱,升麻1钱,枳壳1钱。功能主治凉血清热。主痔漏。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 大柴胡散

    药方名称大柴胡散处方柴胡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赤芍药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1两(锉)。制法上为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