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胃风汤

胃风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胃风汤

药方名称胃风汤

处方白术川芎人参(去芦)、白芍药、当归(去苗)、肉桂(去粗皮)、茯苓(去皮),各等分。

炮制上为粗耒。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满,肠呜,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以水一大盏,入粟米百馀粒,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空心,小儿量力减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胃风汤

药方名称胃风汤

处方白芍白术肉桂(去粗皮)人参(去芦)当归(去芦)芎藭茯苓(去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满,肠鸣疠痛,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250毫升,加粟米百余粒,同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猜你喜欢

  • 玉关丸

    药方名称玉关丸处方白面(炒熟)120克 枯矾60克文蛤(醋炒黑)60克 北五味30克(炒)诃子60克(半生半炒)制法上药研末,用熟汤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风血脱,崩漏带浊,诸药难效者,以及久泻

  • 大效妙应丸

    药方名称大效妙应丸处方附子1只(6钱重,炮,去皮脐),木香(不见火)3分,丁香(不见火)3分,荜茇3分,荜澄茄3分,胡椒3分,硇砂2分(别研)。制法上为细末,与硇砂和调,汤浸炊饼心,搦去水,成糊为丸,

  • 导痰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导痰汤药方名称导痰汤处方半夏(汤泡七次)120克天南星(炮,去皮)橘红枳实(去瓤,麸炒)赤茯苓(去皮)各30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痰涎壅盛,

  • 既济丸

    《古今医鉴》卷八:既济丸药方名称既济丸处方菟丝子(酒制)益智仁(炒)茯苓韭子(炒)肉苁蓉(酒洗)当归熟地黄各15克黄柏(盐、酒炒)知母(盐、酒炒)各9克牡蛎(煅)石枣(酒蒸,去核)各9克五味子3克制法

  • 解恶仙丹

    药方名称解恶仙丹处方人参3钱,茯苓5钱,天南星3钱,附子1钱。功能主治中恶中痰。用法用量水煎服。即苏。虚人,加人参至1两。摘录《石室秘录》卷五

  • 化积健脾汤

    药方名称化积健脾汤别名消积化聚汤处方陈皮、厚朴、苍术、半夏、香附、枳实、青皮、山楂、槟榔、茯苓、甘草。功能主治儿有积滞,面目黄肿,夜间身热,肚热尤甚,腹痛覆卧;或大便闭塞,小便如油,发黄,泄泻粪白酸臭

  • 安胃煎

    药方名称安胃煎处方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功能主治安胃,宁痛、散结。主气滞阻络。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袁正刚方

  • 固阳散火汤

    药方名称固阳散火汤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升麻、葛根、当归尾、连翘、防风、生地、木通、荆芥穗。功能主治疏风固表消毒,预防痒塌。主痘出色艳而赤。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七

  • 防苓汤

    药方名称防苓汤处方土茯苓4两,茯苓2两,防己2两,防风2两,木瓜1两,黄耆1两,当归1两,羊蹄(后蹄,以疮之左右分用),蕺菜100丛(连根用)。功能主治臁疮及牛轭疮。用法用量煮羊蹄、蕺菜,滤汤煎药,去

  • 救婴丹

    药方名称救婴丹处方人参1钱,茯苓3钱,柴胡3分,白芍2钱,神曲5分,砂仁1粒,炮姜3分。功能主治小儿偶感风邪,发热身颤,手背反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