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合知母汤

百合知母汤

金匮要略》卷上:百合知母汤

药方名称百合知母汤

处方百合7枚(擘)知母9克(切)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治百合病,发汗后,心烦口渴者。

用法用量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另以泉水400毫升,煎知母,取200毫升,去滓。将两次药汁混和煎,取300毫升,分温二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百合知母汤

药方名称百合知母汤

处方百合7枚(擘),知母3两(切)。

功能主治百合病,发汗后者。

用法用量先以水洗百合,渍1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2升,煎取1升,去滓;别以泉水2升煎知母,取1升,去滓;后合和,煎取1升5合,分温再服。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君以百合,甘凉清肺;佐以知母,救肺之阴,使膀胱水脏知有母气,救肺即所以救膀胱,是阳病救阴之法也。

2.《金匮方歌括》元犀按:百脉俱朝于肺。百脉俱病,病形错杂,不能悉治,只于肺治之。肺主气,气之为病,非实而不顺,即虚而不足。百合能治邪气之实,而补正气之虚;知母人肺金,益其水源,下通膀胱,使天水之气合,而所伤之阴转,则其邪从小便出矣。若误汗伤阴者,汗为阴液,阴液伤故以此汤维其阳,即所以救阴也。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茴香益元散

    药方名称茴香益元散处方茴香2钱(微炒黄色),益元散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滞尿淋疼痛。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8分,食前服。摘录《医统》卷七十一

  • 镇心省睡益智方

    药方名称镇心省睡益智方处方远志1.5千克(去心)益智子 菖蒲各250克制法上三味,捣筛为数。功能主治治惊悸,嗜眠,健忘。用法用量每次2克,以淳糯米酒调服。摘录《千金翼方》卷十六

  • 二香饮子

    药方名称二香饮子处方附子1只(重1两)。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上药平分2片,半生半炮熟,磨木香水1盏,沉香水1盏,加生姜10片,煎至1盏,去滓,未发前连进2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 干葛厚朴汤

    药方名称干葛厚朴汤处方葛根1钱,厚朴(姜制)1钱,枳壳(麸炒)1钱,陈皮1钱,桔梗1钱,山楂1钱半,甘草3分。功能主治伤寒发斑,胃实胸膈胀满,身发红点,脉大有力。用法用量水煎服。烦躁,加豆豉;实满,加

  • 化积滞通大肠方

    药方名称化积滞通大肠方处方芫花1两,牵牛1两,鳖甲(醋炙)半两,狠毒(制)1分,独活1分,大黄(薄切,醋煮干)1分,羌活1分,牡丹皮(去心)1分,桔梗1分,当归1分,牛膝1分,荆芥穗1分,连翘1分,半

  • 加减羌活胜湿汤

    药方名称加减羌活胜湿汤处方二术、二活、二防、木通、木瓜、南星、半夏、泽泻。功能主治体厚湿郁,自觉遍身沉重,难于转侧,两膝时痛肿,不红不硬,六脉濡弱,天阴更甚者。摘录《医学六要》卷五

  • 秦艽当归汤

    药方名称秦艽当归汤处方大黄(煨)12克秦艽枳实各3克泽泻当归梢 皂角仁白术各1.5克红花少许桃仁20个功能主治治痔漏,大便结燥疼痛。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注意服

  • 白术糖

    药方名称白术糖处方生白术30~60克 绵白糖50~100克制法先将生白术晒干后,研为细粉,过筛;再把白术粉同绵白糖和匀,加水适量,调拌成糊状,放入碗内,隔水蒸或置饭锅上蒸熟即可。功能主治健脾摄涎。适用

  • 第一药神仙换骨汤

    药方名称第一药神仙换骨汤处方人参1两(去芦),槐角子1两(净),黄耆1两(蜜炙),蔓荆1两(好者),天仙子1两(去土,别研),瓜蒌根1两(白实),随风子2两(净,生),白蒺藜1两(拣净),犀角(取末)

  • 地骨散

    《嵩崖尊生》卷十二:地骨散药方名称地骨散处方柴胡7分5厘,地骨皮7分5厘,桑白7分5厘,枳壳7分5厘,前胡7分5厘,黄耆7分5厘,茯苓5分,五加皮5分,人参5分,甘草5分,桂心5分,白芍5分。功能主治